耳穴
发布时间:2022/11/24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什么是耳穴
耳穴:分布于耳郭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脏腑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出现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变化等局部反应。
——什么是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耳郭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老的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几种耳穴疗法的理论:
耳部的解剖学:
耳穴疗法适应症
Ø各种疼痛性疾病:扭伤、挫伤等
Ø各种炎症性疾病:咽炎、扁桃体炎、胃肠炎等
Ø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Ø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糖尿病
Ø功能性疾病:月经不调、高血压等
Ø精神性疾病:戒烟酒、神经衰弱、失眠
Ø其他:慢性疾病、美容、催乳等
——耳穴疗法禁忌症
Ø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更不宜强刺激
Ø严重器质性疾病,如重度贫血、血友病,不宜针刺,可耳穴贴压
Ø习惯性流产
Ø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等
穴位 |
定位 |
功能 |
皮质下 |
对耳屏内侧面 |
调节大脑皮质功能 |
脑干 |
轮屏切迹处 |
镇惊熄风,益脑安神 |
枕 |
对耳屏外侧面的 后部 |
镇静止晕,镇惊,安神,明目,降压, 止咳,平喘,止痒,止痛,止吐,止泻 |
额 |
对耳屏外侧面的 前部 |
健脑,清脑明目,镇静止痛 |
神门 |
三角窝后1/3的 上部 |
镇静安神,降压,止痛,止痒,止带、 止泻 、止晕,消炎 |
穴位 |
定位 |
功能 |
交感 |
对耳轮下脚前端与 耳轮内缘交界处 |
双向调节自主神经,内脏止痛、解痉、 止涎、止汗,活血要穴 |
腕 |
耳舟指区下方, 耳舟2区 |
舒筋活络,利腕 |
贲门 |
耳轮脚下方后1/3 处 |
降逆止呕,降气宽胸 |
十二指肠 |
耳轮脚及部分耳 轮与AB线之间的 后1/3处 |
理气止痛 |
心 |
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
疏通血络,调理气血,宁心安神 |
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临床表现:
Ø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Ø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
Ø早醒、
Ø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Ø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失眠
中医学称为“不寐” ,常因情志内伤、思虑伤脾或大病、久病之后,体质亏虚,或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致。
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气、血、痰、火、瘀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为主。
辨证分型: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脾胃不和证
——失眠辨证分型:
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胆气虚证:多梦易醒,心悸胆怯,善惊多恐,舌淡苔白,脉弦细。
心肾不交证:心烦不寐,或稍寐即醒,头晕头痛,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火扰心证:不能入寐,心烦,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红, 苔黄,脉弦数。
脾胃不和证:睡眠不安,脘痞嗳气,心烦,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失眠耳穴治疗
主穴:耳尖放血、神门、心、神经系统皮质下、枕、神经衰弱区、 神经衰弱点
配穴:肝、胆、脾、肾、胃取穴依据: 耳尖:常用于放血疗法,具有镇静清脑明目的作用。
心: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主,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枕、神门:镇静安神 皮质下: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
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促进入睡,促使睡眠深沉,延长睡眠时间
失眠
配穴脾:健脾益气、养心安神肝:肝主疏泄,疏肝理气解郁胆:镇惊
安神肾:交通心肾,调节阴阳脏腑功能胃:和胃安眠
治疗方法:耳尖放血、耳穴贴压、耳穴刮痧、耳穴按摩、耳灸法
其他精神疾病耳穴治疗:
——焦虑抑郁主穴:枕、神门、腕、皮质下、配穴:心、肝、脾、肾、身心穴、快活穴
——癫痫主穴:皮质下、脑干、神门、枕配穴:心、肝、脾、肾、枕小神经点、耳颞神经点
——癔症主穴:心、枕、神门、皮质下、脑干配穴:身心穴、肝、肾、贲门、肺、额、内分泌
——儿童孤独症主穴:皮质下、脑干、枕、腕、口、舌、心、肾、肝配穴:脾、贲门、十二指肠、胆、三焦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期间配合感知和生活训练内外兼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疗
——耳穴贴压法
又称“耳穴压丸法”、“耳穴压豆法”、耳穴埋豆法”等,是指将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磁珠、砭石等物品置于胶布上,贴于耳郭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