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概述:什么是人格
1、什么是人格,主要包括哪三个部分?
定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三部分:个性、气质、性格
2、人格的六个理论流派主要有哪些?
1、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
2、特质流派——人是出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上的;
3、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
4、人本主义流派——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6、认知流派——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3、怎样理解人格与文化的关系?
人格存在与文化背景中。
1、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看做独立的、独特的人;
2、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从群体成就中获得的满足,胜过从个人成就中获得的满足。
3、相同的文化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意义
4、人格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哪几个方面?
(1)遗传对环境的影响
(2)意识决定行为还是无意识决定行为
(3)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5、人格与个性、气质、性格有何区别和联系?
1、个性是人格的独特特性
2、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
3、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
4、个性、气质、性格都包括在人格内涵之中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1、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理论,并提出假设检验的方法。
(1)选题并提出假设
(2)设计研究方案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
2、什么是是操纵的与非操纵的自变量?
(1)操纵的自变量
研究人员把大量的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中,然后再引进自变量,这种自变量称为操纵的自变量。
(2)非操纵的自变量
研究者不对自变量进行干预,在研究之前就已经确认的自变量称为非操纵的自变量。
3、什么是个案研究法,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概念:这是一种对单个人(有时候是少数人)或一个群体进行深层考察的方法。
1、个案研究法的缺点
第一,不能从一个个案向其他人推论
第二,不能确定因果关系问题
第三,在个案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常常会妨碍科学的客观性
第四,收集到的资料缺乏可靠性
2、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第一,这种方法适合考察一些罕见的个案。
第二,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与正常人没有本质差别的时候,也适合采用个案方法。
第三,在说明一种治疗方法时,也适合采用个案法。
第四,研究者可能只是为了证明一些可能性而采用个案方法。
4、什么是相关法,有哪三种相关?
概念:人格研究者最常使用的统计方法之一,主要是为了查明两个或两个以上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三种相关: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5、什么是信度,效度,各有哪几种类型?
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一项好的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必定稳定可靠,即重复研究的结果要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不可信。
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即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括哪几部分?如何评价。
1、人格水平理论(分区观点)
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种水平。
(1)意识
人本身可以认识的一部分。
(2)前意识
可由无意识召回到意识中去。
(3)无意识
无法意识的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
2、人格结构理论
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1)本我:我的自私部分,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满足本我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
(3)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
3、人格动力理论
认为人类的行为由本能驱使。
(1)利比多:生或性的本能
(2)塔那托斯:死或攻击的本能
(3)能量有限说:身体内的能量不会消失,但能量是有限的。当心理能量消耗在这一部分心理机能上了,它就不能再用于其他机能。
4、人格适应理论(焦虑和防御机制)
认为自我会利用防御机制来缓解由自我和本我冲突所产生的焦虑感。
(1)压抑: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
(2)升华: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的渠道
(3)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
(4)拒绝: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尽管所有证据都表明是真实的。
(5)反应生成: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
(6)理智化:对可怕事物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在这些情感内容进入意识层面之前,我们就把它抹去。
(7)投射:有时我们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5、人格发展理论
(1)口腔期阶段(0——1)
主要快感行为是吸吮、咬、吃等,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以及心理上的愉快。
发展任务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来帮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
口腔期人格:过度倚赖性,过度攻击性(长牙后)
(2)肛门期阶段(1——3)
主要快感行为是排便或完弄粪便。
发展任务是学习认识负面情感,开始自治自律。
肛门期人格:过分爱整洁,固执或过于慷慨。
(3)性器期阶段(3——6)
主要快感行为是关注自身及他人的性器官,出现性幻想,儿童期手淫和性游戏。
1、恋母情结与恋父情结
2、阉割焦虑
3、阴茎妒忌
发展任务是接纳性情感,悦纳自己的身体和性别。
性问题:
1、性罪恶感。
2、同性恋。
3、恋物癖。
(4)潜伏期阶段(6——12)
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现象。儿童可以有意识地把精力放在社会可接受的活动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中。
发展任务是开始社会化,形成社会兴趣和情感。
(5)青春期阶段(12——18)
主要快感行为是异性爱的倾向,出现性幻想,儿童期手淫和性游戏。
发展任务是摆脱父母的影响,获得独立,与异性发展亲密的关系。
6、了解无意识的东西
梦ss
(1)梦是人的愿望的满足。
愿望的直接满足。
愿望的反向满足。
愿望的象征满足。
(2)梦的来源
睡眠时躯体刺激。
日间活动的残迹。
无意识的内容。过去经验和本能欲望构成梦的深层内容。
(3)梦的解析
通过显梦去探求隐梦的真正意义。就是梦的解析。
压缩作用。隐梦比显梦包含的内容更大。
转移作用。在梦的形成中,它的原有的内容被其他内容代替。
象征描述(戏剧化)。在梦中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视觉图象。
再修饰(二级加工)。做梦者醒后回想梦中的情景时,还要设法逃避意识的监察。,这就需要再做一次加工。
评价:
(一)贡献
1、第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
2、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
3、推广了重要的心理学原则和概念。
(二)批评
1、泛性论的倾向
2、生物学化的倾向
3、过分重视早期经验
4、整体上的消极特征,强调攻击、性、无意识
5、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验证的;理论的主观色彩浓厚,缺乏科学的客观性
6、主要是依靠个案资料证明其理论的
7、男性中心主义
2、了解无意识有哪些方法和手段?
1、投射测验
向受试者呈现模糊刺激,要求受测者根据呈现的刺激编故事、辨认物体或画一幅画。
2、自由联想
由分析师诱使来访者把陆续积满心头的一切想法都说出来。分析师把来访者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师和来访者都认为已找到病根时为止。
3、弗洛伊德口误
一次偶然的口误,也许带有潜藏的情感。
4、催眠
以一些人对暗示有特殊的能力,并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它是一种暂时的,类似于睡眠的状态。包括自我催眠和他人催眠。
5、意外
许多看似意外发生的行为实际上是无意识冲动驱动的行为。
6、象征行为
许多日常行为可以看做是无意识想法的象征性表达。以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对自我不会造成威胁,因为它们不能被察觉到,但无意识欲望在这些行为中得以发泄。
3、什么是精神分析,常见技术有哪些?
精神分析:
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对它进行考察。
无意识不会显露新的障碍,治疗师与病人合作,帮助自我重新对本我冲动和压制性的超我进行恰当的控制。
技术:
(1)自由联想
(2)释梦
(3)催眠
(4)移情分析
(5)有目标的防御分析
4、什么是阻抗、移情和反移情?
阻抗指病人宣称治疗对他们没有用,希望停止,或陷入长期的沉默,回到已讨论的内容,忘记预约或坚持讨论某些不值得探讨的问题。
移情指来访者把自己早年生活中对某个人(通常是父母)的情感或态度,移度到咨询员身上。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
反移情指经过与患者相处,有的分析师将自己隐藏中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患者身上,反移情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5、投射测验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罗夏墨迹测验
(1)编制者:瑞士精神病学家Rorschach
(2)材料:10张墨迹图(5张为黑墨渍,2张为黑墨渍加红墨渍,另3张为彩色墨渍)
(3)反应方式:自由联想
2、主题统觉测验
(1)编制者:美国哈佛大学Murray和Morgan编制。
(2)材料:31张图片(29张图片和1张空白图片构成)
(3)方式:看图编故事
1.图片的情景
2.情景发生的原因
3.将来的演变
4.可能的结果
5.个人的体会
3、画人测验
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要求受试者“画一个人”,但有时心理学家要求他们画一家人或一棵树。精神分析师常把受试者画的人看作是自我的表征物。
6、罗夏测验如何进行评分?
计分和解释:
1.反应部位:
• 整体:
• 局部:明显局部、细微局部、特殊局部
• 空白:
2.反应的决定因素:形状、动作、彩色(情绪)、阴影(焦虑)
3.反应的内容:
4.反应普遍性
RIT反应部位的记分与解释
v W(整体反应):正常20%~30%。W多表示能从大处着眼,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v D(普通大部分反应):正常45%~55%。较多的D表示具有务实精神的性格特点。
v d(普通小部分反应):正常5%~15%。较多的d表示过于仔细和谨慎。
v Dd(异常小部分反应):正常在10%以内。Dd数量多意味有刻板或不依习俗的思维,或有独特的见地。
v F(形状):良好的形状答案(F+)表示被试的现实性思维,其适应是良好的,智能效率较高;拙劣的形状答案(F-)意味着思维过程混乱。
v M(动作):M多意味着情感丰富,M少意味着人际关系差。此外,M也是内向性符号。
v C(彩色):C是外向性符号,纯粹的C反应是情绪控制的病态欠缺,爆发性的,一触即发的情绪性指标。
v H(人):H过少缺乏对人的理解,缺少与他人的共鸣及好的人际关系。
v A(动物):正常人A在25%~40%范围,A%过低或过高,其社会成熟均有问题。
v Sex(性):反应人格的病态倾向性,表示对性的关心、亢进及与社会的脱离。
v At(动物解剖学概念):代表意识固着于身体,有焦虑反应,At%在10%以下正常。
v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1、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含义是什么?梦的功能有哪些?
梦的含义
(1)重要的无意识素材隐藏在象征符号里(主要指性的象征)。
(2)梦表达出无意识的偏见,即梦是尚未解决的冲突在熟睡时的浮现。
梦的功能
(1)冲动得以象征性的表达
(2)快速眼动睡眠以及做梦对于保持人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2、什么是防御机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如何测量?
定义:自我将可怕的东西控制于意识之外减少或避免焦虑的装置。
类型:
测量: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防御方式问卷(DSQ)
3、简述防御机制的发展差异。
1、发展的差异
(1)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缺少年长儿童具有的复杂认知能力,通常采用否认的防御机制。
(2)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儿童更多的使用投射而越来越少地使用否认的方式。
(3)采用认同而不是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可以看做是情感成熟的标志。
2、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倾向于采用某些特定的防御机制。
成年人采用的防御机制和他们的早期童年经历有关。
4、什么是防御风格?
每个人都倾向于采用某些特定的防御机制。
5、幽默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两种笑话:(1)“纯粹性的笑话”
(2)“倾向性的笑话”
A、与敌意有关的笑话:攻击类和嘲讽类
B、与性有关的笑话
6、弗洛伊德关于幽默理论的两项重要研究结论是什么?
1、不友善的幽默可以减少攻击性
2、人们的紧张水平和幽默有正相关
7、精神分析学派和社会认知学派对催眠的看法怎样,存在哪些争端?
(1)持精神分析观点的理论
把催眠看作是进入高度催眠状态的病人的无意识心理的钥匙,催眠可以了解人的无意识。
“自我的独立区域”论
在催眠状态下,自我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区域,催眠中浮现出来的过去无意识的东西被储存,在催眠中,自我对这个独立区域进行监测,同时使它在催眠结束后保留在意识之外。
“新分裂论”
深度催眠的人经历了意识的分裂,他们意识的一部分进入了一种变异状态,但另一部分仍清醒地知道催眠中发生的事,这一部分被认为是像一个“隐藏的观察者”一样监视所处的情境,意识中被催眠的部分并不知道观察者部分。
(2)社会认知理论对催眠的解释
他们指出,人在催眠状态下做到的事情没有超出他在未催眠状态下的行为。催眠的现象主要是由期望,动机,集聚等原因造成。
两种理论的矛盾
(1)核心不同
前者是无意识,后者是期望、动机、态度等。
(2)在新分裂论上分歧较大
前者用“隐藏的观察者”解释催眠,后者认为“隐藏的观察者”是有动机,态度等决定的。
(3)在产生催眠后遗忘的原因上不同
指如果催眠师不告诉催眠者,他们将不会记住催眠中所发生的事情。
前者认为被催眠的无意识触及不到意识。后者认为催眠者并不期望回忆起发生的事情,他们努力不去记住它们。
8、催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什么人适合被催眠?
对催眠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催眠者这一变量。
1、人格特质
(1)受暗示性强
(2)感觉寻求、想象力、智力较高
(3)独断性、独立性、外倾性低
(4)进入角色的能力高
(5)专注特质强
2、态度,动机,期望等
对催眠持肯定态度的人,很想体验催眠的人,对催眠
期望很高的人,都能很好的催眠。
因此,这也说明训练可以增强人对催眠的反应。
9、什么是催眠后遗忘,催眠后效应?
催眠后遗忘指如果催眠师不告诉催眠者,他们将不会记住催眠中所发生的事情。
催眠后效应是催眠的无意识触及不到意识。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要有哪些观点,与弗洛伊德理论相比有什么特点?
(一)理论观点
1、自卑、补偿与追求优越
人追求优越的愿望来自自卑,自卑情结促使个体进行补偿,以取得优越。自卑与补偿的“推拉”动力,贯穿于人的一生。
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儿童人格在早期形成(4—5岁),牢固且难与改变,但阿德勒强调了外在环境特别是父母的作用。(1)溺爱(2)忽视
3、出生顺序
对中间儿童的评估最积极,强烈的寻求优越特性,取得最高成就的人。
4、生活目标
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生活目标组成一个整体,促使人类作出行为不仅是过去的经验,更重要是人对未来的期望。
5、社会兴趣
含义:个人认同社会的目标,把自己的追求与社会发展方向统一起来。
发展社会兴趣是个体自然缺陷的真正补偿。
人们由共同参与活动与互相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往生命的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生活在黑暗面。
6、创造性自我——理论的顶点
自我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强调人的意识,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决定自己的命运。
反对弗洛伊德的宿命论,个体运用创造性可以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点:
1、弗持“性恶论”的观点,而阿强调人的亲社会的一面,即人的社会兴趣。
2、弗认为人的最大动机在于享乐和愉快,而阿认为人的最大追求在于克服自卑,追求优越。
3、弗认为以往的经验决定现在的人格,而阿认为生活目标和对未来的期望决定现在的人格。
4、弗强调人的潜意识,本能,阿强调人的意识性,目的性,主观创造性。
5、阿重视了外在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2、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心灵的结构
一是意识,核心是自我(ego),自我处在意识的中心部位,是意识的门卫,对进入意识的东西进行过筛选和过滤;
二是个人无意识,包含了弗洛伊德前意识和潜意识概念的一些成分,强调压抑的作用,个体无意识中充斥着许多“情结”,情结是带有情绪色彩的无意识心理丛,它决定着心灵的许多方面;
三是集体无意识,指无意识中包含的同一文化中所有人共同的思想、意象、精神特征。包括本能和原型。
2、集体潜意识的原型
(1)人格面具
是人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类通过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积累的一种心灵模式。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阿尼玛(Anima):指男性具有女性的特质
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要想使人和谐平衡,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质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阿尼玛不充分发展,则会冷酷无情,缺乏人情味。
阿尼玛发展过分,则会阳刚不足,阴柔有余,
(3)阿尼姆斯(Animus);女性具有男性的特质
与阿妮玛恰恰相反,阿妮姆斯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阿尼姆斯过多,则会使女子过多地认同男性的特征,缺乏女人味,甚至希望自己变成男性。
阿尼姆斯过少,则会是女子依赖,顺从,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等。
(4)阴影(shadow)
与弗洛伊德的“伊底”概念极其相似。阴影是人格中阴暗、消极的一面,但不可能根除。来自于种族遗传。包括个人阴影和社会阴影。
荣格认为不应该压抑阴影,而应该去进行适当地处理。
3、人类心理类型说
(1)态度类型
荣格认为,有两种心理流量:外倾和内倾。
内倾或内向指的是心理能量向内发展,表现为内向性格的人喜欢沉思默想,自制力强;
外倾的是心理能量向外转移,表现为外向性格的人好交际,适应力强。荣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两种态度类型,不能简单说性格的内向和外向,而且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内倾和外倾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2)功能类型
荣格认为心理活动还有四种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思维的功能在于帮助人揭示自然和自身的本质,运用推理和逻辑解释各种事件;
情感的功能是给人类以痛苦或愉快,恨与爱、悲与哀的主观感受;
感觉提供给外部世界的具体事实;
直觉则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觉,功能在于超越事实和逻辑而把握现实的本质。
外倾思维型
这种人按固定的规则生活,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他们通常压抑天性中性感的一面,因而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冷漠无情。如果压抑过分,则会变得专制、自负、迷信,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内倾思维型
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由于判断力贫乏而不原社交。他们极端聪明却又不顾实际。发展过度就会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不体谅别人,骄傲自大,拒人于千里之外。
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以女性较多,她们理智屈从于情感,往往表现为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多愁善感,浮夸卖弄,过分殷勤,强烈地依恋他人但情感并不执著。
内倾情感型。
这种人文静多思,敏感忧郁,沉默寡言,难以捉摸,然而有时又表现得恬淡宁静、怡然自得,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
外倾感觉型。
这种人追求欢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刺激,他们头脑清醒但对事物浅尝辄止,他们情感浅薄经常沉溺于各种嗜好,具有变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爱好艺术,沉浸在自我主观感觉中,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索然乏味。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表现得较为沉静、随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思维和情感大都不够深沉。
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异想天开,喜怒无常,见异思迁,好高鹜远,一个问题没解决又忙于解决另一个问题,不能持之以恒,由于情感转移快,难得知己。
内倾直觉型。
这种人往往是能产生一些新奇观念的梦想家,别人看他们不可思议,而他们自己却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3、集体无意识主要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1)人格面具
(2)阿尼玛:指男性具有女性的特质
(3)阿尼姆斯:女性具有男性的特质
(4)阴影
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人格发展阶段
心理阶段 |
年龄 |
积极结果 |
消极结果 |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
1 |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人 |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他人 |
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
2-3 |
意志训练,自我控制,能做决定 |
版刻严厉,过度自责,怀疑,空虚 |
主动性对内疚感 |
4-5 |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 |
没有完成任务的内疚 |
勤奋对自卑 |
小学期 |
完成工作和自豪 |
无能感,自卑感 |
心理阶段 |
年龄 |
积极结果 |
消极结果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青少年期 |
对自我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 |
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虚伪 |
亲密对孤独 |
成年早期 |
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
避免亲密、关系冷漠 |
繁殖对停滞 |
成年期 |
能投入工作和建立亲密人际关系 |
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 |
自我整合 |
老年期 |
意义感,对自己满足 |
怕死,对生活感到痛苦,失望 |
主要特点: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
(3)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的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4)人格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影响,更重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5、弗洛姆的社会精神分析说的理论观点是什么?
(一)社会潜意识
提出社会潜意识:
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认识、态度和情感组成。
社会潜意识不属于恶,也不善于善。
(二)社会自恋
弗洛姆的社会自恋指提一个社会陷入自我欣赏之中,夜郎自大,孤芳自赏,炫耀自己的光辉历史,夸赞本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其活动的方式也是潜意识的。
(三)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1、表现之一是人们日益感到自我的疏离或称自我异化。
造成精神疏离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不把人当人,而作为生产的工具。
2、表现之二是人们对于自由的逃避。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的体系中,自由只再现在“自由地不干什么”,而不是自由地干什么“。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加,也使个人同社会、同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
(四)克服危机的策略
1、逃避自由
权威主义:把自己和更强大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使自己感觉有力量
一方面,通过抛弃自己的个性和依附于更有力的人物或组织来克服自卑;另一方面,通过对弱小者的控制和压迫,获得一种权利感。
2、 破坏:通过破坏无意识第战胜自己的无能感和隔绝感
破坏受无意识的驱动,人们常用信仰,责任和爱国感来证明自己的破坏是正当的。
3、 自动服从:接受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
人类采取与别人同样的行为,能够暂时逃离我们的个体感,从而也就随着个人自由意识而来的焦虑。
4、拥抱自由:积极自由(个性化)
自发性(经历并表达真实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
弗洛姆:精神分析既不是宗教的敌人,也不是它的盟友;而是与隐匿在宗教观念背后的人类真实经验及宗教理想中内含的人类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问题不在于人是否要重新皈依宗教、信仰上帝,而是他是否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6、请你对新精神分析学派进行评价?
1、贡献
(1)在强调生物因素的同时,也强调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2)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注重了对人整个一生的人格发展进行了考察。
(3)重视了自我的积极功能。
(4)对人类的认识比较乐观。
(5)把一些新的概念引入心理学中,如出生次序,寻求优越,集体无意识,人格意象,权威主义性格
2、批判
(1)使用有偏向性,有疑问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理论。
(2)某些理论过于简单化和不完整。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哪几种类型?
(1)现实焦虑或客观焦虑
它是在察觉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做出的反应.
(2)神经质
当本我快要侵入意识的时体验到的焦虑,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焦虑。
(3)道德焦虑
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超我产生了道德焦虑,它是一种内疚体验。
2、什么是应对策略?如何划分?
概念:是个体面临可察觉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
划分:态度:(1)积极与回避;(2)问题与情绪
3、 挫折——攻击理论是什么?
1、挫折与攻击
第一,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但不一定总是明显的方式。当宣泄(紧张释放)后攻击就停止。
第二,攻击并不一定是因为挫折和生气,任何不愉快的事件都会导致攻击,只要它引起了消极的情绪体验。
2、替代性攻击
挫折会导致替代性攻击。
3、宣泄与攻击
攻击能使紧张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和宣泄,但它也可能增强攻击的倾向,而不是象预期的那样降低攻击倾向。
4、依恋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
(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
(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
(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
(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回避性依恋
(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
(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
(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反抗型依恋
(1)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
(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
(3) 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
(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
5、依恋的四类型模型是什么?
|
|
害怕背弃 |
|
|
|
低 |
高 |
害怕亲密
|
低 |
安全型 |
矛盾焦虑型 |
高 |
回避型 |
恐惧型 |
6、依恋与爱情有何关系,请说明原因
关系:(1)安全型成人有持久稳定和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
(2)回避型成人不敢恋爱
(3)矛盾型成人多次恋爱,但不稳定
原因:成人的依念类型形成于童年。
(1)安全型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父母的积极关系和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
(2)焦虑——矛盾型成人很少回忆父母的支持。
(3)回避型成人描述家庭成员关系是不信任的和情感淡漠的。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类型理论有什么局限性?
(1)会造成每个人都适合于一种人格类型,而同一种类型的人基本是相似的。
(2)会导致某一类型的人的行为与其他类型的人的行为明显不同,某人必须是某一类型。
2、特质流派有哪些特征?
(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
(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
(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
(4)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3、奥尔波特关于特质的分类是怎样的?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1)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2)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
首要特质:最具概括性,最典型
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
次要特质:独特的偏好和癖好
4、卡特尔关于特质的分类是怎样的?
1、16根源特质表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2、关系
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表面特质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根源特质所引起的。
而一个根源特质也可以影响几个表面特质。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形式。
5、莫雷的人格特质的主要观点。
1、心因性需要
指在某种条件下以某种特定方式作出反应的可能性或者准备状态。
(1)是无意识的。
(2)能否被激发取决与情境
2、主题统觉测验
为了获取无意识思维,设计了投射式测验。
6、特质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奥尔波特、莫雷、卡特尔、艾森克
7、大五人格量表的基本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它有什么局限?
基本因素: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认真性(C)
局限:1、五因素的含义存在争议。
2、对五因素的结构的质疑。
8、情境论与特质论存在哪些争论?
1、对特质流派的批评
(1)特质测量并不能够很好地预测行为
(2)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
2、对人格特质的辩护
(1)行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2)研究时没有确定相关特质
(3)能解释10%变异也是很重要的
9、自陈式调查量表存在哪些问题?
1、伪装
2、粗心大意与恶意对抗
3、反应倾向,受社会赞许、默认反应现象的影响
4、被试对自己人格特征的认识不一定正确。
5、测验内容属情绪、状态方面,所以对某一问题的答案常常会发生变化。
10、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对特质流派进行评论。
1、贡献
(1)工作的实证性质,运用客观的测量方法检验自己的理论。
(2)在许多方面的有效的应用性。
(3)引发了大量的研究
2、批判
(1)忽视了特质产生的原因机制以及对不良特质的解决方法研究。
(2)缺乏一个统一的结构,没有一个基本的框架结构。
第八章特制流派:相关研究
1、什么是成就动机,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定义: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影响因素:
1、个体成败的经验
2、个体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
3、性别
4、文化
5、归因方式
2、高成就动机者有哪些特点?
1.高成就需要者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是有节制的冒险家.
2.高成就动机者并不是对每件事都认真努力。他们只对那些有可能带来个人成就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
3.高成就动机者还喜欢那些须对结果负责的工作。
4.高成就动机者喜欢提前预期未来的可能性,制定长期计划。
3、什么成就目标,它包括哪几种类型?
成就目标是个体在成就情境中渴望实现的目的。与人的成就动机有关。
掌握——趋近目标 |
掌握——回避目标 |
成绩——趋近目标 |
成绩——回避目标 |
4、A型性格典型特征是什么?
1、A型者更有竞争性,更能为成功而努力奋斗。
2、A型者有时间紧迫感。他们认为时间是宝贵的,不能浪费。
3、A型者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敌意。
5、A型性格与健康的关系如何?
1、A型性格的人容易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愤怒和敌意。
2、训练那些可能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减少愤怒的反应是有效的;
3、A型性格但不具有愤怒和敌意特征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小小的停滞和挫折而感到烦恼,因此很可能是健康而能干的。
5、社交焦虑者的特征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社交焦虑者的特征
1、通常说话时会有点结巴,出现口误,有外显的紧张行为。
2、并不内向,大多数愿意有很多的朋友。
3、过分关注他们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4、往往把各种反馈加上消极的色彩。
根本原因
1、评价恐惧:
社交焦虑者担忧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尤其害怕负面的评价
2、自我保护策略:
避免与交往对象见面
避免目光接触
尽量让谈话变的简短,不具威胁性
6、什么是情绪的情感性,情感的强度,情绪的表达?
情绪的情感性是指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个体差异
情感强度是指人们体验到某种情绪的力量或强度。
情绪表达指一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一端是高情绪代表的人,另一端的人几乎没有外显的有关他们的内心感受的信号。
7、什么是防御性悲观?其原因何在?
防御性悲观指在面临即将来临的任务时以倾向于失败和忧虑失败为策略来激励自己做得更好的倾向。它是在应对即将来临事件时所使用的缓解策略的一部分。
原因:1、增强成功的体验。
2、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九章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其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什么?人格的生物学基础在哪?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
艾森克被认为是发现了人格特质基本结构的心理学家。
艾森克运用了因素分析法来确定他称之为类型或超级特质的基本数量。
四层次:
(1)特殊类型水平:处于最下层,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
(2)习惯反应水平: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于特殊因子。
(3)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
(4)超级特质层:由特质形成,属于一般因子。
(1)内外向型
艾森克认为外向和内向不仅可以根据行为区分,还可以根据人的生理构成来区分。
他认为,外向和和内向的人在无外界刺激、处于休息状态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不同.
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向的人低。
大量证据表明,内向者比外向者刺激更敏感。并非一定是所有的社会情境都能吸引外向者,只有那些他们喜欢的情境才能吸引他们。
(2)神经质(稳定性)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说明情绪上的反应倾向。我们把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的人。
那些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落在另一端的人会更少出现情绪失控,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质的生理基础。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有增强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兴奋的作用。
(3)精神质(倔强性)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并且通常是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祉的”。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精神质的生理基础是雄性激素。
人格的生理学基础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是给出了三个论据。
第一,外向-内向型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第二,艾森克也用了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
第三,艾森克指出,对于人格三个维度中的每一个维度,遗传都起了重要作用。
2、什么是气质?请你谈谈对气质与学业看法,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认为如何教学才能让儿童发展的更好?请举例说明。
(1)气质是生来就具有形成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
(2)气质的九个维度:活动水平、适应性、主动或退缩、分心程度、强度、情绪、持久性、节律性和反应阈限。
对这九个气质维度进行研究得出三种气质类型:
第一种是易教养型儿童;(40%)
第二种是困难型的儿童;(10%)
第三种是缓慢型儿童。(15%)
3、抑制性儿童与非抑制性儿童有哪些典型特点?抑制性儿童将来一定会成为害羞的成人吗?
1、特点:
(1)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抑制型儿童杂面临不熟悉的人和情境是更容易焦虑,心理学家称之为“陌生焦虑”。
(2)非抑制型儿童,这些孩子用一种精力充沛的和自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2、不一定
研究者发现,抑制性与非抑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那些面临新环境时被动而谨慎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面对陌生人,也会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害羞。
研究者指出,环境仍然决定着生物倾向形成成人人格的发展程度。
(1)那些抑制型儿童比非抑制型儿童更可能成为害羞的成人。但是离真正成为事实还是有距离的。
(2)抑制型儿童的父母如果能够敏感地察觉孩子对陌生情境的不适应行为,并教会孩子如何对待陌生情境和陌生人的话,将会对这些儿童很有好处。
4、什么是进化人格理论?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认为经过自然选择过程,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的心理机制得以保留,而那些不适应环境挑战的心理则不能生存。
5、什么是良好适应模型?
良好适应模型,指儿童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要求与儿童的“能力、特性和行为风格”匹配良好。
6、什么是大脑不对称性?
大脑不对称性是指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性。
7、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如何评价?
1、贡献
(1)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生物学流派的研究成功地帮助了那些对行为变化感兴趣的心理学者查明了一些影响变量。
2、批判
(1)生物学派能力的局限性。尤其是进化论人格心理学者,他们不得不经常地对那些从推论和自圆其说的演绎中得来的薄弱的论断进行辩解。
(2)另一个批评直接指向气质的理论和研究。
第十章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1、人格遗传有哪几种研究方法?
1、家谱分析法
2、选择性喂养
3、双生子研究法
4、领养研究
2、遗传学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1、双生子研究的假设存在问题
2、领养儿童的研究存在问题
3、遗传可能只影响某些特定的人格特质,在某些阶段起作用,或会因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3、内外向性与遗传、与唤醒水平、与快乐的关系。
1、内外向的遗传力
遗传在起作用,认为人的大脑皮层的总体活动水平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根据最新理论,人对刺激的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当然,每一个有内向遗传潜至的人都对刺激有很高的敏感性.
2、外向性与唤醒水平
(1)内向型的学生对刺激更为敏感,在喧扰的地方内向型的人会常常被各种事情干扰,而外向的人如果觉得受到的刺激太少则可能会觉的安静的屋子另人厌烦。
(2)当处于高水平的刺激时,内向的人成绩较差,而在听轻柔的噪音时,外向者的表现较差。
3、内外向型与快乐
一般来讲,外向型的人比内向型的人自我报告的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程度更高。
4、进化人格理论对人类配偶选择作出了什么解释?这种解释存在哪些局限?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亲代投资理论
(1)认为女性比男性对子孙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因为女性的基因传给少的子孙。
(2)造成男性更看中未来配偶的生殖能力,女性更看中男性的保护能力。
2、父母身份可能性理论
(1)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怀疑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血统。
(2)造成男性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忠贞。
3、男人求偶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人要想满足种族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的繁殖后代。因此有“较高的繁殖价值”的女性会吸引男性。女性会多产的一个指标就是女性的年龄。(1)年轻(2)漂亮(3)忠贞(生理)
4、女人要找什么的男人
根据亲代投资分析,女性更喜欢能为后代提供保障的男性。在动物中,也许这只意味着能提供食物和保护的雄性。而在人类,这意味着能提供抚养孩子所需要的经济保障。一些研究支持了这一推测。
(1)经济能力:
(2)支配性
(3)爱心,温柔
(4)忠贞(情感)
结论与局限
对男性和女性选择什么样的人做婚姻伴侣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的预言是一致的。
(1)验证这些假设的研究者也在确定因果关系时肯定存在着能力上的局限性。也就是说,由于无法操纵诸如性别、生理吸引力等变量,所以这些研究者无法排除对这些结果的解释。
(2)男女在寻找未来伴侣时一些习得的偏好已经超出了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天性。但是基于亲代投资的关于配偶选择的预言对同性恋现象很少或根本没有解释。对于已经走过生育年龄的女性和那些年龄较大,只想建立亲密关系而对生儿育女不感兴趣的男性来说,这一分析也是不适用的。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人本主义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1)强调人的责任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够改变,只是身体有局限。所以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此时此地过去经验会形成和影响我们是谁和怎么做,但是这些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能够生活在今天;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
(3)个体的现象学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别人建议只是参考,自己必须作出自己的决定,解决自己的问题;
(4)人的成长当眼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不会感到满意,而要积极地寻求发展;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会不断朝着满意的状态前进。成长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
2、请你简单阐述罗杰斯自我的理论。
(一)人性观
(1)人性本善,人都存在一种自然成长的力量,会朝向健康、自我实现、自我了解的人格前进。就因为人性是善的,所以不需要对人类进行控制,而且,正是企图控制人类的欲望才使人“变”坏了。
(2)恶是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行的主要因素。
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个体可以挖掘潜能和获得幸福的信念,为了解人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人格结构
1、自我
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可观察的知觉型态。
一个健康成熟的人,他的自我概念应当是与他本身的情况相符,也就是与他的真实自我相符合或者相接近。
2、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希望自己所具备的样子,是一个人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是个人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相当接近或相互符合的
(三)人格发展
积极关注的需要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得到重要人所给予的关爱、同情、尊敬和认可的情感需要。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四)人格适应
(1)自我协调
指自我与实际经验的一致性。
是功能完善的人,心理健康的关键
(2)自我不协调
个人感受到自我概念与实际经验之间出现差距。一种内心紧张、纷乱、焦虑的状态。
自我是保守的、保护性的,会采用一定的防卫(defense)行为使自我不受到威胁。包括否认和曲解
(五)人格动力
人的基本动力就是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即自我实现的倾向
自我实现的倾向会促使个体发展:
(1)使个体由一个简单的组织成长为一个复杂的组织
(2)由一个依赖的个体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3)从一个固执、呆板的状况发展为可以变化的、能够自由表达的状态
3、什么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什么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1)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价值的条件化)
指当一个人做了别人期望他做的事时,他才被接受,才能得到爱,即他人对他的的关注和爱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指当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得到爱和关心。
4、什么匮乏动机、成长需要?
(1)匮乏动机,是由于一些基本需要的缺乏而产生的。客观东西一旦获得,匮乏需要就得到满足。
(2)成长需要,它包括无私地给别人爱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客观目标获得之后,成长需要也不会满足。
5、请你简单阐述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1)马斯洛区分了两种基本的需要是匮乏动机和成长需要
(2)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多种需要时,占优势的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6、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进一步解释是什么?
(1)需要层次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任何人。
(2)在进入高级需要之前,低一级的需要并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得到满足。
(3)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是不同的。
(4)行为是多种需要共同驱动的结果。
6、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1)自我实现者并非完美无缺的人,他们也有一些人类共同的缺陷,
(2)自我实现需求占优势的人,但仍受其他需求的支配。
7、什么是乐观体验?乐观体验有哪些特征?
1、乐观体验
指从事具有挑战性、具有自我奖赏的工作时产生的一种满足和快乐状态。
2、乐观体验有八个特征:
(1)活动具有挑战性,且需要一定技能。
(2)人的注意力完全被活动所吸引。
(3)活动有明确目标
(4)有清晰的反馈
(5)人只注意正在干的工作
(6)人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
(7)人失去了自我意识
(8)人失去了时间感。
8、什么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如何进行?
1、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是罗杰斯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把患者作为治疗的中心,认为治疗师的工作不是要改变患者,而是提供一种氛围,使患者能够自己帮助自己。
操作:
(1)治疗师与来访者建立适当的关系
(2)真诚
(3)共情
9、什么是Q分类技术?如何操作?
Q分类技术是一种评估程序,是由斯特芬森发明的,可以测试被试对自我描述的分类。
操作:
(1)一般有60-140张卡片,多数研究采用100张,每张卡片上印着一句自我描述的话;
(2)要求被试读每张卡片上的句子,考虑是否与自己相同,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到从“真是我的特征”到“一点也不像是我的特征”的九个等级上。
(3)在分配这些卡片时还要求被试按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等级上应分到的卡片数目,即中间等级分到的卡片最多,两端的等级分到的卡片最少。这样既可以防止被试的反应定势,也有助于资料的处理。
(4)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比较常常运用Q分类法。
(5)第一次按照“现实自我概念”来进行分类。然后,将卡片全部弄混,按照“理想自我概念”对卡片进行重新分类。
(6)最后,治疗师计算“现实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概念”间的相关系数。
10、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和批判是什么?
1、贡献
(1)人本主义理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关于人性、关于人的未来的美好画卷。在心理分析曾经喧嚣一时、行为主义统治几十年后,的确给理论界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治疗师和咨询者的咨询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真诚、无条件关注至今都为许多咨询者运用。
(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企业工商管理和教育改革运动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老师经常向教育、传播学和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介绍罗杰斯和马斯洛的理论。
2、批判
(1)它用自由意志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与科学研究不适应。
(2)许多概念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义。其理论很多是基于科学上无法证明的推论,而这些推论又是以不准确的方式描述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大部分内容被看作是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
(4)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技术适用有限性的问题。只对一小部分人有帮助。
(5)人本主义还因对人性做了过多的本质假设而受到批评。
(6)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潜能的愿望,但这似乎和其自由意志相抵触。
(7)人本主义理论难以说明人的特殊品质。它主要的本性和品质都是普遍性的、一般化的,是人皆有之的,并没有说明个体差异。
(8)认为它过分简化了人格的复杂性,只是用简单的自我实现的先天倾向概括人的整个生活风格。
(9)忽视个人独特生活历史和过去经验的影响以及人格的发展性;不能预测特定的人在给定的情境中如何反应。
第十二章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1、什么是自我表露的相互性?在陌生人、朋友、夫妻之间有何差异?
1、表露的相互性
自我表露伴随着吸引和信任感,当人们把自己的信息展示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被他们吸引,并形成了信任感,我们也把自己的私人信息展示给对方,作为对对方的响应。
2、差异:
(1)陌生人之间的表露:“公交车上的陌生人”
(2)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朋友间的自我表露:信任建立后,其中一方会根据另一方已达到的接受程度进行自我表露,表露水平可以不一样。
夫妻间的自我表露:表露越多,对婚姻的感觉越好,表露水平可以不一样。
2、自我表露存在哪些性别差异?
(1)女性的自我表露的程度多于男性
(2)高表露的女性比低表露的女性更被人喜欢
(3)男性过多的自我表露是不被认可的
(4)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左右着对不同性别者自我表露的期望
3、什么是孤独?孤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定义
由于感受到了在渴望社会交往与已有社会交往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不愉快感觉。
2、影响因素:环境、文化、人格特质
4、你认为孤独的原因有哪些?
(1)消极预期:
孤独者对自己的评价低于别人对其评价
(2)更注重消极反馈
(3)缺乏技巧
5、什么是自尊?不同自尊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1、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2、自尊的行为动机
高自尊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对自我提高的关注,即高自尊者对提高自己的尊严和公众形象感兴趣。
低自尊的行为动机似乎来自于对自我保护的关注。换句话说,这些人更关注于保护自己不要在公众场合中丢脸和受窘。
6、请你结合实例谈谈自尊与失败的关系。
低自尊者收到关于他们表现的消极反馈时,会变得泄气并失去前进的动力。而高自尊不会。
7、请你结合实例谈谈自尊和文化的关系。
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想到他们独特的价值和个人成就时会自我感觉良好。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当找到归属感、感到自己承担了适当的岗位的时候,人们的感觉会良好。
8、什么是独处偏好,独处偏好的人心理状况如何,你如何看待独处。
独处偏好指人们寻求并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是相当稳定的。
独处偏好的人并不逃避社会接触,事实上,他们十分喜欢与别人呆在一起的时间。
独处的积极作用:
(1)从持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组织一下我们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来为将来的活动做准备。
(2)有时偶尔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解决私人问题或作出重要决定。
(3)有些人会在长期的离群索居中受益。长期隐居能提供精神上,智力上和创造力上的发展机会.
(4)独处还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
第十三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什么是经典条件反射?
指通过把条件刺激与一个新的无条件刺激配对呈现而产生的学习。
2、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通过有机体产生某行为后给予某种反应而产生的学习。
3、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整合这些心理学家思想的两种主要趋势:强化观和认知观
1、行为潜能即在某一特定场合做出某中反应的可能性。
2、期望指行动前个体对各种行为导致强化的概率的主观预测。
(1)期望与过去的经验有关。
(2)在新情景中,泛化的期望起作用。
3、强化值指个体所认定的各种行为的重要程度。
强化值与期望是相互独立的。
4、心理情境指人的主观观念中的情境。也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
4、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相互决定论
行为的外在决定性、内在决定性和行为本身三者间相互影响的概念。
2、认知对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强调人格中的认知方面。
3、观察学习
概念:通过看和听说榜样人物的行为来学习。
观点:
学习不仅仅发生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中。
通过观察学习得到的行为不一定要表现出来。
是否表达出该行为要取决于我们对这一行为的后果预测。
5、行为主义学派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行为矫正和自我效能感疗法
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2、影响因素
(1)成功的亲身体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上的鼓励
(4)生理和情绪状态。
7、行为观察法有哪些?
1、直接观察
2、自我监控
3、他人观察
8、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贡献和批判有哪些?
(一)贡献
1、具有坚实的实验研究基础。
2、创建了一些很实用的心理治疗程序。
3、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在行为主义方法中加入认知变量,扩大了行为主义解释的现象范围。
(二)批判
1、极端的行为主义学派忽视了人的理性、认知等因素。
2、重视学习过程,运用技巧、方法等,关注人的行为而非人本身。
3、行为疗法治标不治本,症状很可能会转移。
4、行为疗法不那么重视咨访关系,忽视了来访者的个别差异。
5、行为主义疗法不适合咨询人生中较高层次的问题。
第十四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1、什么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行为主义者认为性别角色是如何习得的?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指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的看法。
1、操作条件反射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儿童抱有相同的性别角色期望,会奖励儿童与性别相符合的行为,惩罚那些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2、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儿童学习各自相符的性别行为。
2、性别角色类型有哪几种?它与心理适应、人际关系的关系如何?
1、性别类型
(1)一致性模型
(2)双性化模型
(3)无差别模型
2、性别类型与心理适应
第一、没有研究支持一致性模型;
第二、男性模型得到一些证明;
第三、健康人格如应对压力,追求成功与男性特征有关,而其它方面无关。
3、性别类型和人际关系
双性化更受人喜欢:大学生认为双性化比男、女和未分化的人更受欢迎、有趣、适应得更好、能力更强、更聪明、成功。女性化次之。
3、班杜拉的四阶段模型是什么?
1、注意:必须注意榜样行为的明显特征。
2、记忆:还需要记住榜样行为的有关信息。
3、复现:取决于许多外因素的启动和激发。
4、动机:预期行为会带来奖励还是惩罚是一个重要因素。
外部因素:消极事件启动、诱发性启动、榜样性启动
4、 你如何看待媒体中的攻击行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榜样、模仿、观察学习和直接强化
如何帮助孩子对待媒体中的攻击行为
1.增加与孩子的交流。
2.与孩子一同看电视。
3.转移孩子们对电视的兴趣
4.让高科技成为帮手。
5、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在察觉自己无力控制某些重大而且让人厌恶的事件后所产生的认知、动机和情感缺陷。
6、什么是控制点?控制点与幸福感有何关系。
控制点概念
一种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根据人认为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来对人进行划分。主要可分为内控和外控。
控制点和幸福感
一方面,内控者工作更努力,作出的成就会更多。但高度内控者会做许多无用功,或者按照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制定计划。
另一方面,外控者只为那些合理、可达到的目标而工作。但他们在失败面前很容易放弃努力,因此不可能在充满障碍和挑战的社会里走得很远。
一般来说,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快乐
7、请你谈谈控制点与心理障碍、心理治疗、成就和健康的关系。
1、心理障碍
一般来说,有心理障碍的人倾向于外控。但要注意两点。
第一,大多数外控者生活得很快乐,而且适应也不错。
第二,人际关系是相互的,很难肯定外控会导致心理障碍。
2、心理治疗
内控者自己负责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好,对外控者而言,由治疗师而言,由治疗师负责治疗,效果最好。
3、成就
内控学生学业成绩更好,教师评价更高。
原因:
第一,内控者认为自己应当对自己的成绩负责。
第二,内控者和外控者对反馈的回应方式不同。
4、控制点和健康
一些研究发现,内控者更健康,有更好的健康习惯。
第十五章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1、什么是个人建构,个人建构系统指什么?
个人建构指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同时这种个人建构是两极的。
个人建构系统指人们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所用的建构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组织建构的方式不同。
2、什么是图式?图式有哪些作用?
(1)概念:能帮助人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2)作用:
帮助我们知觉到周围环境的特征。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结构,我们用这种结构组织,掌握这些信息。
3、什么是自我图式,什么是自我不一致?
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表征,用来组织与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是一种包含了一个人生活中对自己非常重要部分的图式。
自我不一致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实际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
4、理性情绪疗法包含哪几个步骤?
首先,找出非理性信念
其次,干预、动摇非理性信念
最后,治疗师与来访者一起用合理的观念取代非理性观念。
5、什么是角色修正法,什么是自我指导训练?
1、角色修正法
患者通过假扮这些任务,并用他的方式知觉这个世界,来访者可以尝试新的建构。
2、自我指导训练
治疗师用类似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分辨引起困扰他们情绪的想法,并帮助来访者识别这些想法,用更可取的思考方式取代原有的想法,以便处理那些常见的会出问题的情况。
6、什么是行为项目网技术,它有哪些局限性?
含义:行为项目网技术由凯利提出,主要用来测量来访者的个人建构。最常用的是角色建构技能测验。
局限性:
第一,它和其他人格测验不同,它不能产生一个简单的测验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治疗师的解释。
第二,该测验存在许多潜在的假设。
7、请你对认知流派进行评论。
1、贡献
第一,许多想法是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中发展和演化来的。
第二,适合当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精神。
2、批判
第一,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很多概念比较模糊。
第二,认知心理学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有时并不恰当。
第三,认知学派尚未出现一个简单的模型去组织和引导已有的理论和研究。
第四,认知疗法过于积极、主动、明快和追求速效的咨询和治疗风格。
第十六章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1、认知流派对投射,移情是如何做出解释的?
1、投射激活了头脑中的认知图式,与此相关的信息容易进入人们的记忆。
2、移情是使用原有的认知表征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这样原有信息的记忆和情绪就会转移到新信息上。
2、认知流派对压抑如何解释?
压抑指不是不愿意记住不愉快的事情,而是很难记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愉快的事。
认知对压抑解释的原因:
(1)可能是压抑者的记忆联想网络比非压抑者更为薄弱,更不发达。
(2)也可能是因为压抑者进行了选择性的注意.他们没有注意到不愉快的信息。
(3)也可能是因为压抑者尤其会受到一些危及自我概念的信息的威胁。
3、什么是性别图式理论?
一种认知结构,用于根据与性别的相关性加工信息
4、男女两性在记忆内容的组织方式上存在哪两点差异?
﹝1﹞情绪性记忆:围绕情绪组织的记忆叫情绪性记忆。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注意和加工与情绪有关的信息,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情绪的角度对与自身有关的信息进行编码。不仅如此,女性回忆起一件不愉快的经历很可能会触发她们对其他悲伤事件的记忆。
﹝2﹞对人际关系的记忆。
一方面,男性形成了一种独立性自我建构,也就是说,男性的自我概念与他们对其他人的认知表征是没有关系的;
另一方面,女性形成了一种依存性自我建构,女性的自我概念与她们对他人的认知表征密切相关,也与她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表征密切相关。
5、什么是抑郁图式?
抑郁图式是一种包含了对各种抑郁事件和想法的记忆及其相互联系的认知结构。使用这种图式进行信息加工的人就会注意消极信息,忽视积极信息,并用抑郁的方式解释模棱两可的信息。
6、认知流派对习得性无助是如何修正的?认知流派认为人们在面临不幸时如何归因会体验到抑郁情绪?
对习得性无助的修正:归因模型和解释风格
﹝1﹞习得性无助的归因模型
是一种理解抑郁的模型,认为人类的习得性无助起源于一种不可控感。
人们对自己的无法控制做出的解释叫做归因。我们根据三个维度来考察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一般归因和特殊归因。
﹝2﹞解释方式
指人们对各种归因方式的依赖程度。
其在时间上是比较稳定的。
解释方式可能与我们的健康有关.
第十七章几点结论
1、人格心理学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1、精神分析理论仍有一大批并且在不断变换的追随者。
2、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日渐衰落。
3、人格特质理论很活跃,发展较好。
4、生物学流派也比较强大。
5、人本主义不再象过去那样受欢迎,但在所有理论中它仍占有重要地位。
6、行为主义理论已逐渐转型,在稳定地转向社会学习理论或认知流派。
7、认知理论不断成长,用认知理解人格,是心理学一个更大的发展趋势。
2、人格心理学的共同点是是什么?
首先,多数心理学家都已承认,遗传对人格有一定影响;
其次,人与环境二者在决定行为方面都是重要的,这一点也越来越被认可;
第三,虽然对人格的描述和解释不同,但是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承认,我们的直接意识之外的那些思想是重要的。
3、人格研究的四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1、成就
2、人际关系
3、幸福感
4、健康
心身医学科护士 版权所有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QQ邮箱: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站点描述:本网站旨在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发布一些医学科普知识、心身医学科的日常,分享专科知识,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分为电脑和移动两个版本。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关注。。。
我科网站:心身医学科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