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连接,爱与爱的守护,远离疾病与痛苦,科学提高适应能力,心身医学科与你在一起。。

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章推送 > 心身专科 >

心身专科

社会心理学模拟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2/09/30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社会心理学

一、填空题

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3.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表现的焦虑。

4.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欺瞒

5.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

6. 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7. 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情感上亲疏)和(地位上尊卑

8. 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9.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

1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民族心理)。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是一种(工具性)侵犯行为

11. 群体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

12. 社会感情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

13.群体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支持

14.完形学派的未完成事件是指(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表达出来的感受

15. 在人际交往中,所谓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16. 要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可以通过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以艺术作为发泄媒介)、(回到过去

17. 利他行为是(不带个人私利地关注他人幸福的行为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18. 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

19. 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度,分别为(评价维度)、(活动水平维度)、(力量维度

20. 社会感情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

21.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

22. 爱屋及乌是感情的(迁移)功能

23. 情商这一概念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一般包括(了解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能力。

24. 真正使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是(1908)年,出版了(麦独孤)和(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专著。

25. 动机具有(激发个体的活动)、(维持个体活动)、(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的功能

26. 奖励未必都能起着激励作用,若个体本身内在动机很强,不当的奖励反而会使人们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过度辩护效应

27.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处于策略性的考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某些情感的现象,就是社会感情的(整饰化

28. 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有(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的内部标准

29. 老鼠爱在转动的轮子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是一种(内在 )动机

30. 认知评估理论认为,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是因为该环境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此不同的意义则来自(不同的认知评估

31.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32. 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往往包括(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两个方面

33. 人们之所以相互吸引,不外乎是为了(满足亲和动机)及(克服寂寞)两个方面的原因

34. 个体态度的形成分别是通过联结学习、(强化)学习、(模仿)学习得来的。

二、判断题

1. 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要弱( Y )

2. 测谎仪通过测量伴随情绪的几种生理反应,如呼吸的改变、心血管活动出汗来测量个体是否撒谎,因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全能鉴别出是否撒谎( N )

3.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Y )

4.母性动机是一种心理性动机。( N )

5.在冲突管理中,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这是一种顺应模式( N )

6.人们在有选择的时候,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 Y )

7.相关研究就是一种因果关系研究( N )

8.19世纪,直接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和方法上准备的是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群体心理学( Y )

9.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是一种共享关系( N )

10.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是一种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N )

11.与相似性相比,互补性是更加基本的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 N )

12.心理动力学派认为,亲子关系对个人情绪和情感具有重大影响。( Y )

13.社会学认为,社会感情具有突生属性。( Y )

14.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用来满足基本动机和需求的方式也是相同的。( N )

15.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冯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为标志。( N )

16.社会心理学研究存在着社会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两种研究取向。( Y )

17.团体思维往往存在低凝聚力的团体内部。( N )

18.任务型的领导优于社会情绪型的领导。( N )

19.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这是属于近因效应。( N )

20.凡是刻板印象都是不良的。( N )

21.群体的非正式规范若是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规范,会阻止成员的努力( Y )

22.若研究需要,社会心理学研究要运用欺瞒这一特有的研究技巧( Y )

23.爱屋及乌表明了感情的感染功能( N )

24.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越强,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越大( Y )

25.当我们看到越有女人味的女性,与女性相关的刻板印象越容易浮现在我们脑海中。( Y )

26.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是一种市场定价的关系( Y )

27.社会心理学以学科名义登场,是以拉扎劳斯、施坦泰尔的《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两本同名著作为标志( N )

28.小明感到老师打的分数太低,不好直接表明,在上课时故意刁难老师,这是属于虚假的冲突( N )

29.老鼠喜欢在转动的轮子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这是属于外在动机( N )

30.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情绪困扰与问题行为都可以通过制约原理与学习理论来加以修正或改善。( N )

31.中国人在愤怒时,往往选择抑制愤怒,从而容易产生怨的情绪( Y )

32.理情学派认为情绪起源于信念、评价与解释,人们之所以会有不适当的情绪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思考而致。( Y )

33.饥渴动机是生理性动机( Y )

34.偏见会影响人的社会知觉,使人产生错误印象( Y )

35.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优于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Y )

36.群体成员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一致,则群体的凝聚力就高( Y )

37.群体的非正式规范是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规范,会阻止成员的努力( Y )

38.一般来说,社会情绪型的领导要优于任务型的领导( N )

39.中国人在愤怒时,往往选择抑制愤怒,从而容易产生怨的情绪( Y )

40.悲伤、快乐、内疚都是原始情绪( N )

41.理情学派认为情绪起源于信念、评价与解释,人们之所以会有不适当的情绪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思考而致。( Y )

42.人们在有选择的时候,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 N )

43.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是一种市场定价的关系( Y )

44.情绪性寂寞是指个体缺乏社会整和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N )

45.小明感到老师打的分数太低,不好直接表明,在上课时故意刁难老师,这是属于虚假的冲突( N )

46.老鼠喜欢在转动的轮子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这是属于外在动机( N )

47. 一旦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有差距,人就会产生焦虑,从而造成自尊的降低( N )

48.人们在评定人和事物时,最重要的维度是活动水平维度,即一个人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N )

49.直接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合方法上准备的是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群体心理学。( Y )

50.邻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情感性关系( N )

51.一般来说,老年人体会到得寂寞感最强( N )

52.在团体的讨论中,团体成员的决策倾向会更趋极端,这是一种团体极化现象。( Y )

53.在群体沟通中,发言最多的往往是领导( Y )

54. 在说服信息比较复杂时,采用生动的媒介,例如影视媒介为好( N )

55.由对恶劣品性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性的人,以及与这类人相似的人,这一态度的习得是建立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 N )

56. 偏见往往源于无知,因而,接受的教育越多,偏见将会越少。( Y )

57.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的评价,凡是自尊都是积极的。( N )

58.人们在评定他人和事物时,最重要的维度是评价维度,即一个人品质的好坏。( Y )

59.直接为社会心理学产生做了理论上和方法上准备的是Allport的实验社会心理学。( N )

60.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是一种共享关系。( N )

61.一般来说,已结婚的人比未结婚的人体会到更少的寂寞感。( Y )

62团体思维的产生往往发生在软弱无力的领导带领的团体和凝聚力不强的团体中。( N )

63.凝聚力大的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也越大,更易导致从众行为。( Y )

6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所以缺乏说服力,是因为王婆不是专家。( N )

65. 由对恶劣品性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性的人,以及与这类人相似的人,这一态度的习得是建立在联想学习的基础上。( Y )

66.为了提高自尊心,人应该学会向下比较,以自我提高( Y )

67.人们在评定事物和人时,最重要的维度是力量维度,即一个人是强还是弱( N )

68.以乔治•米德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学家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Allport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局限,并为符号互动理论奠定了基础。( Y )

69.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和资源,不分彼此,是一种对等互惠关系( N )

70.远在外地的游子所体会到得寂寞是一种社会性寂寞( Y )

71.防暴警察穿一样的衣服,拿同样的武器,戴保护性面罩,是为了去个性化( Y )

72.团体思维容易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例如美国的珍珠港事件。( Y )

73.一般来说,团体给成员提供需要的满足和分配公平和良好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就高( Y )

74.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Y )

75.向受测者呈现一些云雾的或模糊地人形的墨汁图片,受测者从一滴墨水或一副画的欣赏中流露出自己的动机、需要、态度、欲望、价值观,这是属于投射法测试( Y )

三、名词解释

1. 偏见

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2. 自尊

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3. 爱情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激情、审美等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4. 冲突

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

5. 投射法

一种心理测验方法,是间接了解人们内潜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通常向被试提供一种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景,让被试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对多种含义模糊的刺激不受限制地、自由地作出反应,测试者通过分析这一情景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

6. 自我概念

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包括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

7. 人际关系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其关注的是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8. 曝光效应

指人们对其它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的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9. 旁观者效应

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10. 认知失调

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11. 利他行为

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

12. 侵犯行为

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行为。

13. 成就动机

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通俗地说是对成就的欲求。

14. 权力动机

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支配地位的需要。

15. 亲和动机

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一集团的需要。

16. 内在动机

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17. 外在动机

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所引起的动机。

18. 社会认知

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

19. 社会动机

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 社会态度

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映倾向。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倾向。

21. 社会支持

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22. 社会感情

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由情绪和情感构成。

24. 情感智商

了解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驾驭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5. 冲突管理

指人们采取一定的行为来应对、处理冲突。包括两个维度: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关注自己的需求。

26. 刻板印象

也称定见,是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27.去个性化

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违反在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作出事后感到惭愧和后怕的事情来,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称做去个性化。也指个人在群体中会不顾及自己的行为,而与群体活动表现出一致。也指个体在群体中失去了理性,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与群体统一起来

 

28.群体规范

   群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群体成员的共同准则。群体规范可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29.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往往包括这两个方面。(1)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或者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力量的总和(2)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30.群体归属感

指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渴望将自己归属到某个集体中去,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

  

31对应偏差

  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个人内在因素、低估外在环境因素,甚至在行为由明显的外在环境因素造成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32.群体认同感

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 这种认同有自觉的认同和从众两种。

 

 

四、简答题

1.简述引起侵犯行为发生的原因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的,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行为。引起侵犯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五个:

 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牙犯牙”是侵犯行为最普遍的原因。

 工具性侵犯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在竞争和冲突中常被有的人采用。

 本能性侵犯行为。许多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领地和支配权而相互斗争。人类为了宗教信仰和自尊,也可能攻击别人。

 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

 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他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五个层次,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后,另一个更高的需求就会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因此,人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总是处于不断的追求中。

1)人类的主要动机

① 生理需要。(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

② 安全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

③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与他人建立、维持、发展良好的关系的需要。

④ 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尊的需要,二是得到他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具有成长、发展、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需要。

在马斯洛看来,基本需要受到挫折会造成心理变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则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2)需求层次论

较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物性的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另一方面,如果低层次的需求能够长期得到满足,它们对行为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于是,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高层次的需求有关。各种动机构成了一个金字塔。

3)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批评。

首先,所谓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不能同时激发行为的观点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其次,认为马斯洛提出的各种需求并非都是普遍的。

3.简述成就动机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习得

1)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通俗地说是对成就的欲求。

2)成就动机是后天习的的,成人也可以习得。成就动机的习得通常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① 他人的榜样,包括生活中的榜样和教育资料中的榜样;

② 自己的成功经验,通常自己成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从而强化自己的成就动机;

③ 社会对成就的认可和奖励对失败的批评和指责。

4. 简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总的特点是复杂且难,首先是因为人是复杂的加上社会两字就显得更为复杂,其研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其主要的特点可以归结如下: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知人知面不知心)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实验者误差)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 简述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1)所谓刻板印象(也有人译成定见),是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2)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

① 个人的经验。人们与一个群体接触时,与其中的一两个成员的互动就构成了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即使与多个成员互动,也会形成夸大了的,不准确的刻板印象。原因有二:

a. 由于新鲜的、极端的、突显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一个群体中的特殊成员对刻板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b. 一个群体所从事的社会行为会影响人们刻板印象的形成。

② 社会学习。刻板印象的获得不一定是依据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从父母、老师、课本、媒体分析得来。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0年—1982年出版的十册全日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

6. 中国人主要具有哪些社会焦虑?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有:

(1) 情爱焦虑  对爱情的表达、男女约会及单恋等行为怕遭众议而产生的焦虑感。中国人缺乏有系统的表达规划,看不出男女情爱“正大光明”的一面,因此,内心对情爱的禁制就演变为层层的焦虑。(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

(2) 性焦虑   针对中国人对手淫、性幻想被人发现而产生的焦虑。中国社会对性的看法基本是延续传统社会的看法。对未婚男女的亲昵,对单身成年男女的性关系,都采取负向的评价。所以,性行为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行为。

(3) 地位焦虑  中国人对上级和长辈有畏惧感,以及长辈普遍有“训诫”的负向行为,有面对长辈和上级的焦虑。中国人对长辈上级有依赖的爱,为了维持长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而畏惧在长辈面前说话。

(4) 缺点暴露的焦虑  害怕缺点暴露,一旦暴露往往会手足无措,个人往往手足无措,感到下不了台。

(5) 表现的焦虑  除了在人们面前说话、表演的焦虑外,中国人在别人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放屁、摔跤,以及公开被指责的焦虑感特别重,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

7. 简述态度的形成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影响是有选择的、持久的,多元化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较易养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

3)同伴的影响。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某种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者谢利夫于1935年做过一个暗室中自动光点位置判断的实验,他发现,被试单独对光点位置所做的判断和两三个人甚至再多些人一起做的判断明显不同。在前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本来不动的光点判断为运动光点,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某种每个人都受到他人判断的影响,被试之间的判断标准逐渐接近,相互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4)团体的影响。团体的一定规范和准则对成员的行为有影响。团体对成员影响力的大① 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吸引力大,影响就大,吸引力小,影响就小。

② 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地位越高或越重要,其感受到团体规范的压力和约束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8. 简述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者的偏向。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追求完美)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害作用。)尤其是实验法的实施,例如研究者有理由相信电视上某些节目足以促使青少年陷入不受保护的性行为之中,但由于社会道德和责任心,不可能设计让一部分青少年大量地接触这些电视节目,而另一部分却没有,然后比较他们不受保护的性行为发生的频率。

9. 简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两种取向的差别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取向;来自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定性方法探讨社会心理学问题,而来自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则强调定量研究基础上的定性分析。如对改革态度的研究,前者往往以百分比揭示人们的态度,如果70%人给以肯定的回答,他们就会说大部分人赞成,而不会区分在赞成这一态度上的反应量上的差异。而心理学家则不仅强调定性研究也强调定量(在某一态度上的反应量上的差异)研究。另外前者注重宏观研究,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后者则更注重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在环境影响下个体如何主动地做出反应。其差别主要如下: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强调重点

个体

团体和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

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方法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调查与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

10. 简述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1972年提出并在1979年又作出修改。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外因。内因即个人内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外因包括个人之外的所有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稳定—不稳定。即原因是长期稳定的,还是变来变去的。如内在原因中能力是较稳定的而努力是较不稳定的,而外因如运气则是可变的。

3)可控制性。即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内。如不稳定的内因如努力是可控的,而稳定的内因如“能力是不可控的,主要靠天赋。

一般来说,若一个人把成功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时,他就会增强自信心,预期自己将来会成功,就会更加积极努力。若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能力太差,就会消沉、自卑。因而维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人们对归因风格的训练的兴趣,即怎样帮助人们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乐观型的归因和抑郁型的归因。

11.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

① 个人的温暖(对其他人有正性的态度,例如主动帮助他人,赞美他人);

② 能力。人们往往喜欢有能力的人。但更喜欢有能力又有小错误的人,因为这种人更容易亲近。

③ 外表的吸引力。

2)相似性

① 人口特征的相似性(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年龄)

② 态度的相似性

③ 外表的相似。

3)互补性

性格互补,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的人,例如,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会选择抚育性强的人,害羞的人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

4)熟悉性和接近性

熟悉性可以增加吸引是因为曝光效应。接近性主要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      

12. 简述动机的性质

(1) 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例如吃东西不是肚子要吃是整个人要吃。除了肠喂功能方面有变化,身体的其它部分也有变化。

(2) 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和需求。动机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例如需要钱——买车——维护自尊。

(3)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 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动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同样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

(5) 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人们可以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部分动机,但不可能对自身的动机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6) 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7) 动机有强弱、清晰程度。

(8) 并非所有行为和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如表现性行为并不是有动机的,例如说话的方式、自然的成熟过程。

13. 个体如何通过学习机制形成社会态度?

个体态度的形成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模仿(观察学习)得来的。这三种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这三种理论为基础。

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创立和完善的。无条件刺激(如肉粉)的呈现反复多次伴随有一种新的刺激(如铃声)后,则只要这种新的刺激单独出现,就可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应。这种新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

态度的习得过程也是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例如由对恶劣品行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行的人,以及与这一类人相似的人。

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创建的。行为结果对行为习得具有强化作用,行为的习得是在强化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强化——程度上更加强烈(如表扬),负强化(如惩罚或撤去一个刺激)——基本观点没有大的变化,但程度上不如正强化强烈。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较好的观察。又受到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较好地进行模仿而学得一种新的行为。

14. 简述态度的构成因素

1)认知成分

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评价。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

人们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包括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等。

3)行为倾向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一般地说,态度的这3种构成成分是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主体会采用一

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其间的协调一致。在这三者之间,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高一些,而情感成分的评价是主要的。

15. 中国人具有哪些特殊的社会情感

1)中国人的羞耻感

本尼迪克特认为东方文化是一种羞耻感文化,羞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受到公开嘲笑和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时感到耻辱,耻辱感是一种很强的外在约束力。这种文化的人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外控性。影响羞耻感文化的主要是儒家学说与人道主义。儒家学说通过强调社会规范,强调以理想类型行为模式,从而加强羞耻感取向。

2)中国人的社会焦虑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有: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和表现的焦虑。

3)中国人的怨恨心理

愤怒是常见情绪,应对愤怒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应该表达愤怒,西方人常用。另一是抑制愤怒,中国人常用,是为了保持人际和谐。中国人生气时习惯压抑,其次是忽略愤怒,最后是怒形于色。正因为压制愤怒,从而产生怨的情绪,这和农业文化、大家庭生活的约束有关。对于中国人来说,如何息怒和解怨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不但涉及个人的心理调适,更涉及群体的文化反思。

16. 简述如何消除社会偏见

1)社会化

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来减少和消除社会化过程中的偏见。

2)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会越少。偏见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直接接触

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各国人的偏见)

4)自我检控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有偏见时,可以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17. 简述青少年情绪具有何种特点

青少年被称为“风暴期”、“叛逆期”,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特征。

第一,情绪纷扰而不稳定,情绪反应的激动与起伏程度较高,同时对情绪刺激敏感多疑;其次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与爆发性;

第二,情绪具有从易感性迈向稳定性的过度性质,容易受暗示并且倾向从众,随着年龄的递增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将趋于稳定;

第三,情绪反应直接,情绪力量强烈,情绪变化快速,也常常压抑或隐藏,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高涨时期”。指任何情绪都比平常更强、更持久,受批评会更沮丧,手表扬更兴高采烈。

18. 动机具有何种功能

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2)维持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9. 影响亲密关系维持的因素

1)平等。(公平理论)

2)归因。研究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的不好行为归结到情景中。而不幸福的夫妻则经常做抑郁式的归因,把对方良好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良行为归于人格特质。

3)沟通。缺乏沟通是是夫妻关系走向破裂的重要原因。在一项长达四年的夫妻关系研究中发现,在最终破裂的婚姻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埋怨,并且对对方的关怀置之不理。积极行为被忽略,消极行为被夸大。幸福的夫妻也常常通过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叫摆观点,这对维持健康关系极为重要

4)嫉妒与人际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的标志,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嫉妒会带来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当这些消极情绪积累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恋爱关系中,有时一方会故意引发另一方的嫉妒心理来使双方的关系更密切。例如,经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和五分之一的男大学生会向自己的伴侣炫耀自己以前的情人。

20.简述中国人的“恋权情结”

中国人存在一种“恋权情结”,其本质是对权力的趋从和崇拜。对权力又爱又怕。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 畏权。对当官的有一种怕的心理。

(2) 慕权。追逐权力。“学尔优则仕”

(3) 清官梦。当自己追逐权力无望时,就把社会和个人的一切寄托在“青天大老爷身上”

(4) 升迁梦。由于由上面决定,所以巴结上级成为一种手段。

(5) 滥用权力。

“恋权情结” 有正负效应,负面效应是:滋长了官本位的现象,一切是非曲直皆由官来判断,用官的大小来衡量社会地位的高低,给腐败分子有乘之机。助长了人们的权力欲望。不利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基础会发生变化。正面是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作用。

21.简述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有时是无法选择的,比赛时的比较。有时是可以选择的,往往会选择向下比,与不幸运的人比,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将相似性降低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3)自己的内部标准。理想自我(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现实自我表现的差距——抑郁,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的差距—焦虑,这两种情况回造成自尊的降低。

22.简述如何提高合作性

为了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建立持久的关系;

2)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

3)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

4)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罚分明。

23.简述影响利他行为实施的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

(1) 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作出利益、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富有同情心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信教和不信教育的比较。

(2) 在性别差异方面,研究表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人他人的场合中表现比较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辅助行为中出力更多。

(3) 心情好时,做好事的积极性比较高。原因有三:1)愉快的心情使人们更加注意人生的光明面,更加注意别人的优点,把人往好的方面想,因此帮助他人的动机更强;2)做好事可以延长好心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好心情可以增加人的自我注意,使人们更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形象来表现自己。

24.简述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人们要抵制刻板印象变化

2)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地重复,从而被解释为是个体内在品质的反映,以改变对此群体的刻板印象。

3)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解释成是是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所有,要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交往。

4)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人员所有,要与该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

5)人们要改变刻板印象,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这是最根本的前提。

25.简述有效表达情绪的原则

1)先觉察自己的真正感受。到底是担心、害怕、生气还是厌恶或难过?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感受,才有能力让对方了解。

2) 选择适当的时机表达。在对方空闲和平静的时候,才能聆听你的感受。如果只需表达,不需对方的安慰,也可以直说。

3)清楚具体地表达。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理由,将特定的情境说清楚。

4)行为/感觉/理由陈述的使用。当……时候(行为),我觉的……(感觉),因为……(理由)。学习以内心感受找到借口,让对方多了解自己。

5)表达正面情绪,也可以增进良好关系。在人际过程中要把一些美好的感觉告诉对方,彼此之间有回馈,关系才能更亲密。

26.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往往带有主观性。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的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A、首因效应(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首因效应表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B近因效应。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的认识。光环效应就是晕轮效应。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对他人却倾向于做正性评价。原因:A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B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的词汇比负性的词汇更常见;C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仁慈。

27.简述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社会条件下的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试图理解社会性和思想背后的原因,而其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1)他人的行动和特征

2)认知过程

人们对所处的社会情境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在这些社会情境中的行动。

3)环境变量:物质世界的影响。

4)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的考虑)

5)生物因素

此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地增强。

五、分析题

1.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归于死亡。但飞船既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来,也没有在后来几度更改的地方降落。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任何洪水。其中一些信徒,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和不太确信者,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预言的失败——宣布退出,一些坚定的信徒——甚至辞掉了工作,变卖家产——更加坚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以此消弥信仰与令人失望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试用社会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这些信徒的心理。(8分)

相关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心理往往会产生紧张。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2.实验:1947年,勒温要说服美国人吃动物的内脏。把参加研究的家庭主妇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让她们看一段4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强调吃动物内脏可以支援前线的战士,另外动物内脏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利;另一组则没有看演讲,而是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家庭应该吃动物内脏?”并给她们45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结果第一组只有3%的家庭吃动物内脏,而第二组有32%的家庭开始吃动物内脏。这一实验说明了何种说服效果为好?(6分)

相关理论

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西蒙斯看来,说服过程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自我说服比他人说服更有效,原因在于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增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课堂讨论有益于自我说服)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所在。

3.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其实,这些人名是从花名册上随即挑出来的。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6分)

相关理论

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后,就会对他人形成一定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4.在人类的求偶行为中,为什么具有匀称的脸型,好听的嗓音、好的身材(例如女性较大的腰——臀比例)、白晰的皮肤,有光泽的头发的人更有吸引力,社会心理学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的此类喜好标准。(8分)

相关理论

变异(机体在许多方面的变化)——遗传(部分变异可以遗传)——选择(适应的变异在人口中普遍增加)这一进化过程可以应用于社会行为的某些方面》例如求偶问题,为什么某些人更有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所呈现的一些特征:匀称的脸型,好听的嗓音、好的身材(例如女性较大的腰——臀比例)、白晰的皮肤,有光泽的头发,这些都与生育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换言之,这些身体特点展示了内在的健康和活力。

5.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3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小猫分成四组: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了逃避老鼠的条件反射。这些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的反应就不一样:第一组无动于衷;第二组表现出捕鼠行为;第三组即使见到别的猫抓老鼠,也不会去模仿;第四组则是猫怕老鼠,见到老鼠就逃跑。 此一实验证明了什么?(6分)

相关理论

这个实验表明,即使是低级动物的本能,也会因为后天的生活条件而改变,人类的“本能”就更加如此了。

6.戴恩实验:戴恩让大学生被试观察三个与他们年龄相近的人的照片,有魅力、中等魅力、缺乏魅力。要求被试在27项人格特质上逐个评价三个人(婚姻、事业),结果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的正性人格特征。这符合印象形成中什么规律?

相关理论

 晕轮效应: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统一的认识。

7.1964313日凌晨,一位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这位妇女的名字叫凯蒂,她的工作是酒吧管理员,当时她正下班回家。当她从停车场穿过街道回到她住的公寓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人逼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且揪住她,并且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开,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她又尖叫起来,但他猛捅数刀,直至她死去。后来的调查显示38位目击者看见和听见了这次可怕的持续45分钟的袭击,但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试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人们为何不提供帮助(8分)

相关原理

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

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拉塔内和达里对此现象提出一个解释,认旁观者是否伸手相救,有一个由五个步骤组成的认知决策过程。在每一步上,旁观者都可能停顿下来,有五个步骤:

1) 是否注意该紧急事件。若没注意到,当然助人行为无从谈起。

2) 如何解释该事件。例如看到一个人躺在地上,,可能以为他喝醉了,也可能以为他病了。这两种解释就会决定是否相救。

3) 对个人责任的评估,即个人对于解决该紧急问题有多少责任。若决的责任重大就会采取紧急行动,若觉的自己没有什么责任,就可能无动于衷。此时,旁观者的人数多少影响很大。若只有一个旁观者,可能意识到危险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责任重大,若不相救的话,会产生内疚。旁观者人数多了后,责任就会分散,内疚感也会小一些。

4) 是否知道如何相救。若没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即使有心相助,也是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

5) 决定是否采取行动。若人们经过了上述所有步骤,觉得有责任相助而且知道该如何帮忙时,他们就进入最后的阶段,有可能考虑一些问题,如对代价的衡量。

有人挺身而出,就会起示范作用。

8. 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很相似,在研究中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分手的可能性也小,试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解释。(7分)

相关原理

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Festinger(1954)、Goethals(1986)用通过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Self-validation)解释之。他们认为当情境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交往能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认,与我们相似的人一般同意我们的主张,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支持,使我们有信心。海德的平衡理论则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协调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或不喜欢来达到:喜欢某个人,而同时与他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将导致心理上的不愉快,因此人们便借喜欢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人,或反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从而使认知达到平衡。

9. 罗沙特的研究:A、B两组被试,A组看一张列着50个男人所做的行为,其中有10人犯的罪是非暴力,B组被试看同样的清单,但其中有10人犯的罪是暴力性的。然后问被试,他们所看到清单上的50人中,有多少人犯了罪,结果认为第二张清单上更多的人犯罪。请用刻板印象理论解释这一现象。(6分)

相关原理

引起刻板印象唤起和使用的因素

1.个人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使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

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作出判断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

10. 霍曼对脊椎严重受损的人群研究发现,脊椎低端受损的,即仅仅失去腿步知觉的士兵,情绪几乎没有改变;而那些颈部以下丧失知觉的士兵则报告说其情绪的强度有明显的减弱。这说明了情绪体验和生理反映存在什么关系?(7分)

相关原理

1. 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与弟子巴徳提出了“情绪丘脑说”称为“坎巴二情绪论”,认为,外界刺激传入皮层,然后刺激丘脑,引起丘脑神经细胞释放,丘脑释放沿着两个方向传递,一是传回皮层,出现“主观体验”;二是传至内脏和骨骼,引起身体变化。可见,他们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两者均受丘脑的管制,而情绪经验主要是对刺激情境的觉

知。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2. 萨赫特—辛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萨赫特与他的弟子辛格一起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情绪二因论”,提出情绪受环境、生理反应、认知三种因素的制约。生理反应先于情绪而且是情绪的起始因素,但产生何种情绪经验则由认知因素来决定。个体利用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生理反应作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所以,无论生理反应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决定情绪,情绪决定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

11.某日富商闲来无事,就到大街上散步,刚走不远,他看到前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满脸堆笑地向他走来,眼神里充满渴望。富商见此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毫不犹豫地将一元钱丢进推销员的怀中,就缓步走开了。他以为能听到一句感谢的话,回头看时正遇上推销员那不领情的眼神,他才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很抱歉地对推销员解释说:“对不起,我刚才忘了拿笔,希望你不要介意。”说着便从笔筒里取出几支铅笔,最后又说:我们都是商人,都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你有东西要买,而且上面有标价,我照价付给了你钱,我也要拿走我买的东西。”

这件事富商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觉得对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不管他自己是否需要。

几个月过后,富商出席一个商业活动,作为公众人物,许多人都与他寒暄。快到中午用餐时,他身边的人不那么多了,这时一位穿着整齐的年轻人迎上前来,用充满感激的目光注视着他,富商感到很纳闷,但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此时年轻人说话了:“您早就不记得我了吧?我也是才知道您的名字,但不管您是一个名人还是一个普通人,我永远忘不了您。我是数月前那个铅笔推销员,当时您的举动给了我足够的尊严。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个乞丐,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尊重。因为很多人都只给我钱,并没有拿走一件商品,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乞讨者,直到您走过来并告诉我,说我是一个商人为止。您虽然拿走了一元钱的商品,但却为我重新找到了尊严。您的话使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我立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今天我做到了。谢谢您!”。

请你运用社会心理学自我概念和自尊理论解释为何一句短短的话语尽然如此具有感染力?这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10)

相关原理

1.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包括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三个部分若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我是怎样的人)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熟悉的他人对自我的清晰评价,使我们增加对自我的了解。

2)反射性的评价。

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4)社会比较。

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个人的想法、情绪与行为。对行为的作用:自我表达,让真我表现出来,即自己的行为和自我概念是一致的。但由于受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制约,要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就会采取策略性的自我表现。人们是从事自我表达还是自我表现,使受自我监控水平而定,所谓自我监控水平是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及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高自我监控的人往往会根据情境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根据自己的内心态度和自己的性格行动,因而在不同的场合行为是一致的。高自我监控的人适合搞公关、政治,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适合搞艺术、研究。

2.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性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自尊涉及到对自我情感和评价,自尊对心理和谐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有时是无法选择的,比赛时的比较。有时是可以选择的,往往会选择向下比,与不幸运的人比,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将相似性降低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3)自己的内部标准。理想自我(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现实自我表现的差距——抑郁,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的差距—焦虑,这两种情况回造成自尊的降低。

如何确立自尊。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确立自尊的方法有:

1)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

2)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件遗忘的更快)

3)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肯定有利的,积极的反馈的可靠性,例如对待考试)

4)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失败了没人怀疑你的能力,成功了则人们会更相信你的能力。

5)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以体现优势,增强信心,提高自尊。

12. 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归于死亡。太空飞船将于某时在某地降落,以解救信仰者,并把他们带到安全地带。但飞船既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来,也没有在后来几度更改的地方降落。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任何洪水。基切夫人又声称收到了来自外星人的旨意,由于信徒的良善和信徒创造的光亮,上帝已决定收回这场灾难,让世界重归安宁。

当预言落空之后,其中一些信徒,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和不太确信者,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预言的失败——宣布退出。而一些坚定的信徒——甚至辞掉了工作,变卖家产——更加坚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以此消弥信仰与令人失望的现实之间的冲突。

这些信徒为何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试运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10分)

相关原理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心理往往会产生紧张。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烟,但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与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1.这时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引起的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烟)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的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的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30年后患癌更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作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

2.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许多领域的态度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领域:一是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二是决策后失调。

(1) 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这是人们引起认知失调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失调表现在几个方面:

A不恰当理由与认知失调   

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类似,较轻的惩罚也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

B自由选择和认知失调

有选择时,人们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认知失调低,态度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C努力与认知失调

你为某件事付出的努力越多,你将会越喜欢它。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实验证明: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的喜欢。

(2) 决策后失调

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作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称为决策后失调,他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3.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自我知觉理论对它的批评: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部去找行为的原因,在没有这样的因素时,才把它归于态度上。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应该说这两个理论都有道理,只不过是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认知失调理论适用于解释与自我密切相关的态度时是成功的,而自我知觉理论最有可能发生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性较低的时候。

13.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房子被一块写得极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的不伦不类)。当然,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齐地写着安全驾驶,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确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赞同。这个说服例子说明了什么?(8分)

相关原理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

1.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信度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A 家资格:

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高可信度的说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态度改变。

B 可靠性

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赖。若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地说,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的态度改变也越大。但这种改变也有一个限度。

2)信息唤起的工恐惧感。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3)信息的呈现方式。说服所使用的媒体。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书面)的效果最好,而在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它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

2)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实验表明在有东西吃或有美妙的音乐听的时候,被试较易被说服。心情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幽默的作用上,幽默的说服者常常使他人心情愉快,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人们不太愿意去追求事情的真正原因,经常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越深,改变越难。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批评与责备太多,会产生免疫力。

5)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

认知需求是指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他们会分析情境,对认知活动作出细微的区分。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他们仔细分析说服情境中的信息,并尽量确定论点的好坏。而低认知需求的人往往采取浅层的加工方式,他们只考虑并依赖于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则,如说服者的吸引力和信息的长度。

高自我检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低自我检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为关注。高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软销售的(强调产品在广告中的视觉效果,如包装是否精美,而不太注意产品本身的成分,而低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硬销售(强调产品的质量、价值和用途,而不太强调外在的包装)。

从年龄上说,存在一个敏感期假设,即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对他人的说服较敏感,较易接受他人的说服的时期。

4.情境因素

(1) 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将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若人们对该问题了解的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2) 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14.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恶性校园枪击案的制造者,震惊全美枪杀案凶手赵承熙是CS爱好者,读大学时,赵承熙总是戴个帽子,坐在后排,很少在课堂上发言,也几乎不与人交谈。他的同班同学回忆说,在英国文学入门开课第一天,大家都围坐在一起介绍自己,但赵承熙却独自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老师发现他在签名册上只写了一个问号,于是问他“是叫问号吗?”赵承熙还是不回答。写作课教授露辛达·罗伊说,两年前赵承熙写了很多表现愤怒和暴力情绪的诗歌,令她十分担心,于是叫他不要参加集体课,另外对他进行辅导,还劝说他去做心理咨询。但显然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

  赵承熙曾写过两个剧本,有十几岁孩子讨论杀害老师的情节,还有男孩与其继父大打出手的描写。犯罪学教授苏桑·古德尼:很明显他时不时承受着某种困扰或者折磨,很明显他需要发泄出来,这些剧本是他抒发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因为他无法对其他人敞开心扉。请结合这一案例,分析引起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2分)

相关原理

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牙犯牙”是侵犯行为最普遍的原因。

2)工具性侵犯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在竞争和冲突中常被有的人采用。

3)本能性侵犯行为。许多动物为了争夺食物、领地和支配权而相互斗争。人类为了宗教信仰和自尊,也可能攻击别人。

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

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

15. 有一个犹太裁缝勇敢地在一个反犹太街区开了一家裁缝店。为了把他赶出这个街区,每天都有一群年轻人跑到他的店门口向他大吼:“犹太人!犹太人!”。

失眠了几个晚上以后,裁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群人再来他店门口时,他宣布,任何称他为“犹太人”的人都将得到一毛钱。

得到激励后,第二天这群人更加高兴地跑来大叫“犹太人!犹太人!”裁缝微笑着给了每个人五分硬币(他解释说今天只能付这么多)。这群年轻人还是很满意地离开了,毕竟5分钱也是钱。

接下来的几天,犹太裁缝就只给那群年轻人每人一分钱,并再次解释他付不起更多的钱。当然了,一分钱不再那么有激励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向裁缝抗议。

裁缝再次申明,他不可能付更多的钱,这些年轻人要么拿一分钱,要么就离开。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离开,临走前还冲着裁缝大叫:“你只出一分钱,还想让我们叫你犹太人,真是疯了!”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请用社会动机的相关理论解释。(10分)

相关原理

(1) 内在动机

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老鼠也有自发性的行为,例如在转动的轮子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或者探索有趣的迷宫。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对于求知和探索的兴趣。二是好胜心,即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三是互惠的内驱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要。

哈克曼与奥尔德姆认为有五种工作特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内在动机:

一是技能多样性有挑战性;

二是任务多样性,即工作内容比较丰富,而不是单调乏味。

三是任务重要性,即工作有意义,有影响。

四是自主性,即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够自己作主,对工作结果负责。

五是回馈性,即人们能够及时知道工作的结果。

2)过度辩护效应。

所谓过度辩护效应是指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格瑞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沙莲香第153页)

为了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几点看法:

  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在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表现性奖励(根据完成任务的质量来奖励)能增加内在动机。

  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直至避免奖励的作用。让小学生参加旨在让他们专注于内在动机、思想上远离外在诱因的训练,可以保持他们对活动的内在兴趣。

五、论述题

1. 用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来论述如何让人们能更轻易地喜欢你。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其关注的是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 个人特质

1)个人的温暖(对其他人有正性的态度,例如主动帮助他人,赞美他人);(2)能力。人们往往喜欢有能力的人。但更喜欢有能力又有小错误的人,因为这种人更容易亲近。

3)外表的吸引力。

2. 相似性

1)人口特征的相似性(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年龄)

2)态度的相似性

3)外表的相似。在选择约会对象和婚姻方面,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

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重要性的原因:

第一, 人们愿意与具有相似性的人交往是因为相似使人们更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

第二, 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自己的态度和信仰是正确的。

第三,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林黛玉和贾宝玉有相似性)

3. 互补性。性格互补,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的人,例如,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会选择抚育性强的人,害羞的人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

相似可以产生吸引,互补也可以产生吸引,两者是否矛盾?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是相似性是更加基本的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这是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支持相似性产生吸引的观点,而且,相似性涉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即各个方面的相似都可以促成吸引,而互补只在几个方面才能产生吸引。

第二,二者有时是协同的。导致吸引的互补是以基本面的相似为基础的。

第三,有些研究发现,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而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

4. 熟悉性和接近性

熟悉性可以增加吸引是因为曝光效应。接近性主要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   

w 掌握接近的因素

w 建立积极情感

w 在引起情绪的情景中接触他人

w 展示你外表的一切,但是不要只看其他人外表

w 关注相似性,忽视差异性

w 记得表达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感情

2. 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社会心理学的自尊理论谈谈如何确立和维护自尊。

自尊: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

1)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 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有时是无法选择的,比赛时的比较。有时是可以选择的,往往会选择向下比,与不幸运的人比,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将相似性降低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3) 自己的内部标准。理想自我(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现实自我表现的差距——抑郁,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的差距—焦虑,这两种情况回造成自尊的降低。在中国,这两种差距都与焦虑有关。

如何确立自尊?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确立自尊的方法有:

1) 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

2) 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件遗忘的更快)

3) 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肯定有利的,积极的反馈的可靠性,例如对待考试)

4) 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失败了没人怀疑你的能力,成功了则人们会更相信你的能力。

5) 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以体现优势,增强信心,提高自尊。

3.假如你面对一个情绪焦虑的服务对象,你将如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情绪管理理论,建立专业信任关系,并帮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缓解服务对象的焦虑情绪。

管理情绪的3W理论:

首先是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先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并且接纳情绪。

其次是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我为什么生气?我为什么难过/我为什么觉的挫折无助/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最后是HOW——如何有效处理情绪?想想看用什么方法来舒解自己的情绪。

1. 察觉自己真正的情绪

1)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

第一,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找一个安全的空间,大声地把自己的感觉不加责备地说给自己听,把情感夸大,让它戏剧化到超出真实的感受。

第二,以艺术(如看电视、读书、看电影、欣赏音乐和绘画等)作为发泄的媒介。可以回想一下,是什么情节、什么歌曲让你黯然泪下,然后,你就能知道引发自己情感的元素了。

第三,回到过去。探索过去的回忆可以清楚自己个人独特的内在反应模式及情绪反应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选定某一情绪主题,自由联想童年相关的记忆,然后把所想到的任何事情不做筛选地大声讲出来,用来澄清内在的感受。

2)增加对外在、内在与中间领域的觉察

首先是觉察外在领域,所谓外在领域就是身体的知觉,也就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去观察外在环境,然后用“我觉察到……”的句子描述出来,不赋予任何解释和说明。有助于我们观察他人的状态。

其次是觉察内在领域。内在领域是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所感受的事物,是自己内在的经验,是此刻身体内部某些特定部分的感受。练习时用各种感知觉去觉察身体的各种感觉。

最后是觉察中间领域。中间领域不是来自感官信息,而是通过抽象化的过程来解释信息。主要是思考以及与其它相关的一切。“我想……”,“我猜……”“我认为……”“我相信……”等动词。中间领域的活动不一定与现在有关,而可能与过去或未来有关。

3)记录整理每天的情绪增加对自己情绪的认识与觉察。可以撰写个人的心情日记,通过一段时间就会了解情绪的周期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2. 了解引发情绪的原因和信念

造成我们某种情绪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和想法。因此当我们能洞悉究竟有哪些非理性想法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时,就比较能根据这些想法加以应对。

非理性想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夸大;二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心理学家概括有七种对人们的影响较大的非理性信念:

1)一个人应该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和称赞;

2)一个人必须无所不能,十全十美,才有价值;

3)那些坏人都应该受到严格的法律惩罚;

4)事情不能如愿以偿时,那将是可怕的伤害;

5)一切不幸都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6)面对困难和责任很不容易,倒不如逃避较省事;

7)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3. 缓和情绪放松的方法

1)身心放松法

由身体——心理的放松以身体或生理各部位的松弛作为练习时的目标,而达到心理松弛的效果(基本调节呼吸法、肌肉放松训练)。心理至身体的放松方法,把达到心理的松弛作为目标,通过练习的过程,让身体产生放松的效果。意象松弛法。还有身心连锁的放松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放松训练)

2)找人倾诉

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找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建立个人的支持网络。

3)转移注意力

非常有利于改变情绪。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做事,旅游。

3. 转换情绪的方法

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具体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情绪结果受个人想法信念的影响,造成情绪产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第二步了解与分辨理性与非理性想法,理性想法是健康的,而非理性的想法则是不健康的。第三步去除非理性的想法,建立理性的想法。

4. 做情绪的主人

1)允许并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其实就释放了一部分情绪。

2)应该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采取表现无力、解释、伪装等方法逃避情绪的责任。

3)一个人对生活是否有幸福的感觉,并不是他遇到负面情绪的多或寡,而在于他是否能有效地应对。

4.你认为我国社会中存在哪些偏见,并选择一、两种社会偏见,阐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克服社会偏见。

(一) 偏见产生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

1.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石油等,团体之间会产生偏见。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相对剥夺感较易产生偏见与对立,所谓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2.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都来自父母。(白人对黑人的偏见)

3. 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贬低对他们的认识)、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喜欢内团体的人,排斥外团体的人)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多数人与少数人不良行为的比例相同,但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被过分估计)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不同,被称为异类而不予接受,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应该包括包容心理,对异文化的认同并以欣赏的眼光来接受。开放的意识也包括克服困难偏见,认为外国是蛮夷之邦。

4.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人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一种是把偏见看成是替代性攻击,另一种是把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例如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发展起来的,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的身上;具有神秘与迷信的心理倾向。(约翰·克利斯多夫)

(二)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1. 偏见的影响

1)对知觉的影响。表现在性别差异上,如认为男性的数学能力比女性的高。男性和女性的两张照片,认为男性比女性高。(男的比女的强)

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自证预言。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身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这种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我很漂亮,我很棒)

2. 消除偏见的方法

1)社会化。通过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来减少和消除社会化过程中的偏见。

2)受教育水平。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会越少。偏见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直接接触。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奥运会等都可以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各国人的偏见)

4)自我检控。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有偏见时,可以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

5. 试论述社会心理学的说服理论

(一) 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外部刺激           说服对象           作用过程            结果

说服者

 

信息

 

情境

 

(二)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从说服模型可以看出,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 说服者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信度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A 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高可信度的说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态度改变。睡眠效应: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甚至达到与高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相当的程度,这一现象称为睡眠效应。睡眠效应往往在可信度线索一开始就与说服信息相联系时,该效应最易发生。

B 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赖。若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而说服者是否受欢迎却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说服者的外表(漂亮的人更有说服力,研究者让漂亮的人与一般的人去说服大学生去参加一个请愿活动,结果前者说服了43%的人,后者说服了32%的人)、是否可爱(可爱的、乐观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说服力)、以及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人们常常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致)

2. 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地说,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的态度改变也越大。但这种改变也有一个限度。弗莱德曼认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是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

2)信息唤起的工恐惧感。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3)信息的呈现方式。说服所使用的媒体。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书面)的效果最好,而在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它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

2)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实验表明在有东西吃或有美妙的音乐听的时候,被试较易被说服。。心情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幽默的作用上,幽默的说服者常常使他人心情愉快,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人们不太愿意去追求事情的真正原因,经常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越深,改变越难。例如戒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改变自己的顽固态度,在一项有关戒严的研究中,让被试扮演成一位肺癌患者。被试对自己的角色特别投入,他们看着X射线片,假装自己正在与医生谈话,并想象自己正在手术室外面等待做手术,最后经历了由手术带来的痛苦。最后,结果是令人振奋的:有这种经历的被试更成功地戒掉了烟。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批评与责备太多,会产生免疫力。

5)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

认知需求是指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他们会分析情境,对认知活动作出细微的区分。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深层的处理方式,他们仔细分析说服情境中的信息,并尽量确定论点的好坏。而低认知需求的人往往采取浅层的加工方式,他们只考虑并依赖于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则,如说服者的吸引力和信息的长度。

高自我检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低自我检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为关注。高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软销售的(强调产品在广告中的视觉效果,如包装是否精美,而不太注意产品本身的成分,而低自我检控的人较易接受硬销售(强调产品的质量、价值和用途,而不太强调外在的包装)

从年龄上说,存在一个敏感期假设,即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对他人的说服较敏感,较易接受他人的说服的时期。

4. 情境因素

1)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将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若人们对该问题了解的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2)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三) 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西蒙斯看来,说服过程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自我说服比他人说服更有效,原因在于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增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课堂讨论有益于自我说服)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所在。

实验:1947年,勒温要说服美国人吃动物的内脏。把参加研究的家庭主妇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让她们看一段4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强调吃动物内脏可以支援前线的战士,另外动物内脏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利;另一组则没有看演讲,而是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家庭应该吃动物内脏?”并给她们45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结果第一组只有3%的家庭吃动物内脏,而第二组有32%的家庭开始吃动物内脏。可见自己的说服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改变态度。爱情观教育。何谓成功人士(保尔柯察金与比尔盖茨)

6.试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成功动机的理论来论述如何培养个体的成就动机

(一)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通俗地说是岁成就的欲求。

麦克兰德认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1.从宏观上看是社会文化因素。西方的新教改革后代表的价值观使的父母注重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而中国的农业文化是静态的权威式的社会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强调驯服、依赖、合作导致儿童的成就动机不高。

2.在微观层面上,有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

有人对麦克兰德的所谓父母对儿童的独立训练使子女具有高度的成就动机的必要条件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麦克兰德的理论模式并非是唯一的普遍的模式。

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的检验。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认为这两种成就动机个有其特点: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是指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与社会(例如父母、师长、家庭、团体或其它重要他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则是指一种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个人自己。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

1)强调个人的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他人或所属的团体来决定。例如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光宗耀祖,为父母争气。

2)选择做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重要他人或团体来决定。

3)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他人或团体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他人或团体制定的。

4)从总体上说,个人对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比较弱,相应地,成就的社会工具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让他人或团体高兴。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

1)成就目标和评价标准主要由个人自己来决定。如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的潜能。

2)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成就目标,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做主。不需要他人的监督,变通性较高。

3)成就行为的效果如何,往往由个人自己来评价,评价标准也是由个人自己来制定的。

4)从总体上来说,个人对成就的价值观念内化程度比较高,相应地,成就的功能自主性比较强,即追求成就本身是一种目的。

这两种取向的成就动机各有优劣,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成就动机过于偏向某个极端,可能会有不良的后果。

研究表明,成就动机是后天习的的,成人也可以习得。成就动机的习得通常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他人的榜样,包括生活中的榜样和教育资料中的榜样。自己的成功经验,通常自己成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从而强化自己的成就动机;社会对成就的认可和奖励对失败的批评和指责。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他们寻求那种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他们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高成就需要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多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7.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形成理论论述如何使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养成为社会所认可的政治态度。

态度的形成:我们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环境中形成的。

(一) 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影响是有选择的、持久的,多元化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以及以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影响通过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较易养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

3.同伴的影响

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某种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者谢利夫于1935年做过一个暗室中自动光点位置判断的实验,他发现,被试单独对光点位置所做的判断和两三个人甚至再多些人一起做的判断明显不同。在前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本来不动的光点判断为运动光点,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某种每个人都受到他人判断的影响,被试之间的判断标准逐渐接近,相互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4.团体的影响

团体的一定规范和准则对成员的行为有影响。团体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有以下几个条件:

1)团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吸引力大,影响就大,吸引力小,影响就小。

2)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地位越高或越重要,其感受到团体规范的压力和约束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形成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模仿(观察学习)得来的。这三种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作用和社会学习这三种理论为基础。

1.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创立和完善的。无条件刺激(如肉粉)的呈现反复多次伴随有一种新的刺激(如铃声)后,则只要这种新的刺激单独出现,就可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应。这种新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

态度的习得过程也是人们原先对不良品性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在联想的作用下扩展到了另一事物或对象的上面。例如由对恶劣品行的厌恶转而厌恶具有这一恶劣品行的人,以及与这一类人相似的人。

2.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创建的。行为结果对行为习得具有强化作用,行为的习得是在强化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强化——程度上更加强烈(如表扬),负强化(如惩罚或撤去一个刺激)——基本观点没有大的变化,但程度上不如正强化强烈。

3.模仿与观察学习

个体在对学习对象有较好的观察。又受到强化因素的激励后,就能够较好地进行模仿而学得一种新的行为。

(三)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的作用

曝光效应是最有力的证明。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它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的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8.试依据中国文化的特征论述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

中国文化和情绪

中国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强调孝顺和服从,从幼年起子女的主动性及探索需求就被抑制,成年子女则被容许继续依赖父母,不必急于离家以获得其独立性。这就或多或少会影响个人情绪独立性的发展。传统的孝道伦理也证明,中国文化强调“情感联结”。因此在家庭中“独立自主”和“情感联结”两股力量之间,在个人和家庭的离和合的过程中,东方文化尤其中国文化侧重强调家庭的“情感联结”和“统合”

这种过于紧密的关系常将个人的情绪卷入其中,使其如同在旋涡中打转,难以发展出成熟且独立自主的情绪。即使已经长大的成人甚至离开家,与家人在心理上并未分开成各自独立的个体。最明显的状况是当家庭成员表现出悲伤、气愤、罪恶感等较负向的的感觉时,许多人会发现仿佛自己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最好能安慰或取悦对方,使其心情变好。至少要配合对方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即使自己有值得高兴的事情,也要克制喜悦之情。(小孩子小的时候,为何父母亲离婚影响会大一些也许也是原因之一)

个体应该分离——个体化,以促进自我认同和形成清晰的自我界限使人更加成熟。

中国人的特殊情感

1. 中国人的羞耻感

“你不会觉的很丢脸吗”(羞愧感就是指个人无法达成他人的期许时,所感到极端难为情的情绪)

本尼迪克特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罪感的文化,这种文化中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一旦有过失、罪恶等行为时,主要感受到内在良心上的谴责。而东方文化是一种羞耻感文化,羞耻感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受到公开嘲笑和摒弃,或者自以为受到嘲笑时感到耻辱,耻辱感是一种很强的外在约束力。这种文化的人格特征具有很强的外控性。

影响羞耻感文化的主要是儒家学说与人道主义。儒家学说通过强调社会规范,强调以理想类型行为模式,从而加强羞耻感取向。人道主义则极为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大家庭内的和谐关系。社会文化和控制经由社会制裁来实现。

其中,“面子”和“脸”是耻辱感中的重要概念。“面子”表示一种威信,通过生活中的成功和炫耀而取得的名声。“脸”则表示自我的道德性格获得社会的认可,失掉它将使自己在社区中不可能有效地形式职能。过分重视“面子”和“脸”的文化观念,致使中国人容易产生过度的羞愧感。

2. 中国人的社会焦虑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有:

情爱焦虑  

对爱情的表达、男女约会及单恋等行为怕遭众议而产生的焦虑感。中国人缺乏有系统的表达规划,看不出男女情爱“正大光明”的一面,因此,内心对情爱的禁制就演变为层层的焦虑。(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

性焦虑   

针对中国人对手淫、性幻想被人发现而产生的焦虑。中国社会对性的看法基本是延续传统社会的看法。对未婚男女的亲昵,对单身成年男女的性关系,都采取负向的评价。所以,性行为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行为。

地位焦虑 

中国人对上级和长辈有畏惧感,以及长辈普遍有“训诫”的负向行为,有面对长辈和上级的焦虑。中国人对长辈上级有依赖的爱,为了维持长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而畏惧在长辈面前说话。

缺点暴露的焦虑  

害怕缺点暴露,一旦暴露往往会手足无措,个人往往手足无措,感到下不了台。

表现的焦虑  

除了在人们面前说话、表演的焦虑外,中国人在别人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放屁、摔跤,以及公开被指责的焦虑感特别重,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

3. 中国人的怨恨心理

愤怒是常见情绪,应对愤怒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应该表达愤怒,西方人常用。另一是抑制愤怒,中国人常用,是为了保持人际和谐。中国人常常在愤怒时选择生闷气(58.4%)掉头就走(33.3%)“大骂”(32.9%),可见中国人生气时习惯压抑,其次是忽略愤怒,最后是怒形于色。

正因为压制愤怒,从而产生怨的情绪,这是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一方对另一方有了不满而又难以直接告诉对方或者告诉对方也于事无补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

怨的特点是内心不满而又无力抗争,表达和传播不直接,时间上具有积累性,发作时具有突然性、全面性和破坏性。这和农业文化、大家庭生活的约束有关。对于中国人来说,如何息怒和解怨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不但涉及个人的心理调适,更涉及群体的文化反思。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六位一体| 科室公告| 文章推送| 日常分享| 学习资料| 宣教必读|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