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连接,爱与爱的守护,远离疾病与痛苦,科学提高适应能力,心身医学科与你在一起。。

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章推送 > 心身专科 >

心身专科

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十五)

发布时间:2022/09/29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1

    一个人想从厨房的罐子里拿些果仁出来做菜,他把手伸到果仁罐里尽可能的多抓果仁。当他试着从罐子里把手撤出来时,却怎么也撤不出来。不管他怎样拉扯旋转,罐口就是卡住他的手不放。他叫苦、呻吟和咒骂,但都无济于事。他的妻子拿起果仁罐,用尽全身力气拉,也不奏效。他们白费了半天力气,最后只好请邻居们来帮忙。一位邻居看了看他手臂上的伤,问他怎么会发生这种倒霉的事。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这位邻居说:“你若完全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就帮你。”“只要你能帮我把手臂从这个可怕的罐子里拔出来,我十分乐意照你的话去做。”“那么你现在再把手臂往罐底部伸。”那人听了这话很奇怪,因为自己正想把手臂从罐底撤出来,这位邻居为什么却让他把手臂再往罐底伸呢?不过他仍照邻居的吩咐做了。这位邻居接着说:“现在松开你的手,扔掉手中的果仁。”这个要求使那人很不高兴,因为他正是要取果仁,可是邻居却让他丢掉这些果仁。他不情愿地照邻居的指示做了。这位邻居又说:“把你的手缩到尽量窄些,然后把手从罐子里撤出来。”他又照着邻居的吩咐做了,结果,果然毫不费力地把手从罐子里撤了出来。但他并不十分满意的说:“我的手是出来了,但果仁还在罐子里。”这时邻居拿起果仁罐子并把它倒过来,撒出足够用的果仁。那人睁大双眼,张大嘴巴看着这一切说道:“你是位魔术师吗?”

    其实,许多病人的问题,只需要通过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过程,比如,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改变某些态度或者观念,或者进行一些行为训练,就能够获得惊人的治疗效果。患者会对此感到非常惊讶甚至怀疑,是因为他长期养成的固有观念束缚着他,一旦在治疗师的帮助下,他认清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就会恍然大悟,就像故事中那位取果仁的人一样,把治疗师视为能从罐子里倒出果仁的魔术师。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积极心理治疗这种“魔术”究竟是如何施展的。

    积极心理治疗的实施过程包括初始谈话、辅助性治疗、主导治疗的五个阶段这三部分。前两者主要为第三部分奠定基础,还能够巩固第三部分取得的成果,第三部分则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初始谈话

    初始谈话是治疗师与患者的第一次见面,是整个治疗的基础。通过初始谈话,治疗师需要了解问题相关的具体情况,如发生症状的时间、频度、强度等。然后,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创造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综合上述情况,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初始谈话本身也是一次初步治疗。根据谈话重点,初始谈话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立联系

    这一阶段主要是倾听阶段,治疗师的目的是获取最详尽的信息,所以态度相对被动,通常要让患者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治疗师也要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以便获得治疗所需要的足够信息。此阶段需要弄清楚的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患者如何知道要到这里来;第二,患者为何来到这里;第三,患者的身体发展状况、既往病史以及以前接受心理治疗的情况。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案例

    治疗师:“请问是谁建议您到我这儿来的?”

    患者:“是神经科医生梁博士介绍我来您这儿的,这半年来,我都在他那里治疗,做过两次内科检查,但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治疗师:“是什么原因让您到我这儿来的?您哪儿不舒服?”

    患者:“我有一种强烈的内心紧张感……”(患者沉默不语)

    治疗师:“您在身体的什么部位有这种感觉?”

    患者(用双手摸心脏和胃部):“这儿。”

    治疗师:“这种痛苦是持续性的吗?”

    患者:“不是,只是在晚上我一个人在家里时才会有。”

    治疗师:“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的?”

    患者:“差不多有大半年了吧。”

    治疗师:“您难受时有多厉害?”

    患者:“有时候我简直无法忍受,在床上翻来覆去,都想吞几片安眠药……”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要态度良好,语气委婉,积极倾听,体态姿势自然端庄,同时要注意记录重要信息,记录时最好不要让患者有所觉察。

    (二)鉴别分析

    本阶段要分析患者心理冲突发生的社会背景,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估冲突的性质和程度;二是确定心理冲突和心理症状的具体内容。治疗师的提问应主要基于前面介绍的现实能力,以便弄清楚患者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承受能力。

    佩塞施基安建议在这个阶段使用一种鉴别分析调查表来分析患者的问题,如表4.2所示,它主要用来鉴别患者对自己现实能力的主观评价以及对冲突伙伴现实能力的评价。表中的“+++”表示对现实能力的最高评价,“+-”是中等评价,其他的“---”表示对现实能力的最低评价,“--”、“-”、“+”、“++”表示相应程度的评价。

    4.2鉴别分析调查表

    (三)分离与整合

    在这个阶段,治疗师要根据了解与掌握的各种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作出的一些判断和结论进行整合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诊断报告。这个诊断是治疗师对患者情况的一个初始印象,是下一步采取治疗措施的依据。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患者与治疗师是分离的,所以称为分离与整合阶段。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2

    二、辅助性治疗

    他人的忧愁

    有个女人对自己的命运很不满,怨自己比别人都穷。她早年丧夫,七个孩子总是吃不饱。一天夜晚,她刚刚做完绝望的祈祷,一个拿着一条口袋的天使出现在她面前。天使命令她把自己的全部忧愁和困苦都装进那口袋里。那口袋还不够大,装不了她的那么多忧愁、困苦和恐惧。那女人背着口袋,呻吟着,自言自语地咒骂着。天使牵着她的手,领她到天堂去。到了天上,那女人大为吃惊。天上和她原来想象的全不一样。云彩中到处都是装着忧愁的口袋。在一个最大的口袋上坐着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先生,她小时候就从图画上认识了他。这位无所不知的老先生也了解这女人的忧愁,因为他每天都听见她的祈祷和诅咒。他让她把自己的口袋放下来,还说她可以把别的口袋都打开并且往里面看看,但她必须选定一个口袋带回人间。她把别的口袋都一个一个地打开了,里面装的都是烦恼、困难、激烈的冲突和无聊等等东西。对她来说,这些口袋里的东西有许多是陌生的,有些是熟悉的,还有些她不大知道自己以前见没见过。她在云彩中吃力地干着,终于来到最后一个口袋跟前。她把它打开,倒出里面的东西,把它们整理了一下,认出它们原来都是自己的东西。她把它们又装进了口袋。当她再扛起这口袋时,觉得它轻多了,而且那些忧愁和困苦也不再折磨她了。不仅如此,她还看到了许多现实的弊端和值得追求的目标。

    这是一个东方故事,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用讲故事(特别是东方的寓言、神话和谚语)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讲故事并不是心理治疗本身,而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它的目的是激发患者的想象,为其提供应对冲突的补充观念或者反观念,对治疗起到催化的作用。这些故事指出了心理冲突和人们之间的误解以及这些问题的原因和结果。用故事进行教育是各民族人们长久以来的习惯,故事有极大的娱乐价值,容易将其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它们就像美味的糖果,使最苦的药也变得甜蜜而容易入口。

    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创造良好的交流气氛,帮助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使患者更能够接受治疗师,从而更容易达到治疗效果。而且,生动的故事从直觉、想象等方面使沟通的内容更形象而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可能对患者产生长久的影响。

    佩塞施基安搜集整理了许多东方的神话和故事,这些故事多与人们的集体生活有关,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启示或者把它们用于自省。讲故事这种治疗措施可以在正式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阶段进行,主要由治疗师根据治疗的进程和患者的情况加以判断。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3

    三、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

    这是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五个阶段: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场合鼓励、语言表达和扩大目标。

    (一)观察和保持距离

    这里的观察和保持距离指的是患者而不是治疗师。观察是指患者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与同伴发生冲突和争吵,这些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治疗师应提醒患者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以便患者更多地进行思考,使观察发挥更长久的影响。同时,这种记录必须是对事件的具体描述,而非泛泛而谈,以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比如,一位母亲说女儿“邋遢、懒惰”,就应该具体为“从来不自己整理房间,经常一个星期都不换衣服”。

    有效的观察要求患者能够从一定距离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与另一个人有某种关系,特别是某种责任关联时,就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态度去看待这个人,把自己的期望加诸这个人,对这个人有种强烈的感情投入,进入对方的生活,并对其进行干涉。两个人关系越亲近,这种感情投入的程度就越深。深度的感情投入使当事人对对方的个别特征特别关注,形成一种片面主观的个性图像,就像从哈哈镜中看人的形象一样。这种偏离客观角度的心态,几乎是所有心理或社会冲突产生的前提。

    要帮助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对自己进行观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让患者全面观察发生冲突和争吵的情况,并且做好记录。记录能够使人们更加理性、更富逻辑性地做出认识与评价,而减少与冲突对象习以为常的交往方式的影响。第二,让患者用对冲突伙伴的观察代替批评。因为批评本身是带有消极情绪的一种行为,会增加冲突的程度或范围,使个体的认知能力带有情绪化。比如,“他不愿意陪我逛街,故意让我在车站白等了他两个小时”应该换一种说法,“他比我认为约定的时间晚了两个小时到车站”。迟到是客观事实,但原因有各种可能,不应预先做评判。前一种说法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后一种说法则是客观记录。第三,不要让冲突牵涉到无关的第三者。牵涉到的人越多,情况就越复杂,就越容易失去客观性。

    (二)调查

    在初始谈话中,治疗师与患者已经完成了一份鉴别分析调查表,用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本阶段用与之类似的分析调查表进行心理治疗。具体来说,治疗师在两次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按照治疗师制作的分析调查表格式,对自己和冲突伙伴的现实能力进行一个鉴别分析,一般让患者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对伙伴进行评价。这是一个自助过程,患者应该独立进行,治疗师不应把自己所做的鉴别分析表给对方看,也不应与之关于其中的问题进行任何讨论。患者可以通过这个调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与冲突伙伴的品质、行为方式和能力。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治疗,评价自己和伙伴使患者体验到与评价内容相应的情绪,而产生一种新的认识,比如“原来我的伙伴并不那么糟糕,他有许多不错的地方,甚至比我更好”。在完成分析调查之后,治疗师要与患者一起讨论这两份分析鉴别表。通过双方的共同评析,患者会对自己及其冲突伙伴的品质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同时,还能经由治疗师的分析了解自己产生心理紊乱的原因,即片面地重视个别现实能力,而忽视了其他能力。

    在认清了存在的问题之后,治疗师要与患者一起澄清问题的生活来源史,使患者认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态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在生活史中逐渐形成的,那么现在,他也能影响自己的冲突,加以控制和改变。

    (三)场合鼓励

    场合鼓励的意思是指患者在一定的场合要对自己的冲突伙伴进行各种形式的鼓励。患者在这一阶段的角色是自己周围环境特别是自己冲突伙伴的治疗师,所以必须与冲突对象建立起新的、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建立关系的第一步是让患者主动肯定冲突伙伴的积极品质,不是泛泛的肯定,而是当伙伴做好某件事情时,即时鼓励,强化其具体的积极行为。

    但是,这里对积极行为的强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除行为问题,而是为了通过对伙伴积极品质的肯定来帮助患者改变与伙伴的交往方式,促进彼此间的信任,改变患者的态度。所以,在此阶段,患者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表扬和肯定。治疗师要让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多次练习,以帮助他摆脱旧的交往习惯和态度,并且与患者就责备与夸奖对冲突进行公开讨论,引导患者用积极的解释来取代既往的消极解释。重要的并不是他人的实际行为,而是患者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与态度。

    (四)语言表达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大多数原因是沟通出现问题,其中,语言误解和曲解是一个极其普遍的情况。佩塞施基安认为,语言误解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语言经常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歪曲。

    在形式上,生活中常用的电文式和自白式语言风格容易导致冲突。电文式语言是指像“是的”、“没有”、“也许”这样简短、不完整的语言形式,它们在不同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使沟通时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而且由于意义含糊又简短有力,容易被认为带有抗拒性,而引来对方的不满与批评,导致冲突的发展。自白式语言是指一直喋喋不休,不给对方任何说话的机会,使双方的交流变成了一方的独白,而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反抗与不满。这两种语言形式都不能实现沟通者的本意,而造成语言的误解,导致冲突。在内容上,沟通双方对不同的现实能力常有不同的评价,但这种区别并不能常常被双方所意识到,从而造成语言的歪曲。

    积极心理治疗主张在这个阶段要帮助患者学会消除语言曲解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对冲突内容的分析和鉴别,对产生冲突的各种语言形式的讨论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练习计划等等来培养患者形成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语言表达本身也具有心理治疗功能。首先,用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问题与冲突表达出来即具有治疗的意义,这需要面对自己的勇气,可以增进患者对自我的观察与了解。治疗师要在对语言形式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其次,语言表达也是治疗目的,如果患者能够运用语言与他人良好沟通,就不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用语言来把握冲突,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也就是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而且,用讲故事的治疗手段也能够丰富患者的语言能力。第三,语言表达还可以影响患者的社交行为与技巧。对人际交往风格的背景、形式和结果的讨论能帮助患者掌握新的可取的交往形式,使患者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发展以往欠缺的能力,从而改善交往状况,建立更加具有适应性的交往方式。

    (五)扩大目标

    积极心理治疗强调要扩大目标而不能限制目标。扩大目标就是应该注意到伙伴关系不仅仅受眼前冲突的影响,还有许多其他的关系,也就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不要让他仅仅关注冲突,而是把冲突转移到其他行为领域。这个阶段一个重要的具体治疗内容就是克服患者对自己目标的限制,他要知道:人们不仅要努力工作,也需要参加娱乐活动。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对方只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要求子女只是好好学习,不出去玩。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首先,治疗师要有意地把患者的冲突伙伴纳入到治疗之中。人际冲突的一个特点就是目标受到限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常把个别的现实能力当作对对方进行批判的标准(如只看到对方不守时等)。而且,目标受到限制的情况经常是双方同时发生的。所以,冲突双方一起共同参加讨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提高双方的认知能力和爱的能力。其次,要强调患者的自助。因为患者始终要靠自己去生活,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强调自助对患者更具有生活意义。

    扩大目标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是因为大多数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都是目标受到了限制,二是患者在经过这个阶段后,就要脱离治疗师的帮助,自己去与家人、朋友生活了。治疗师在这个阶段之后要做的就是对整个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临床实践结果可知,积极心理治疗对酒精及其他物质依赖、婚姻问题、教育问题、抑郁症、恐怖症、性障碍、心身疾患均有效。一般来说,经过6~10次访谈,即可明显改善或治愈。

    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的顺序并不是不可变更的,治疗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整个治疗在本质上都是以鼓励患者的积极品质、培养患者的积极力量、激发患者的积极潜能为主。

 

 

第二节   积极心理治疗的方法4

    四、积极心理治疗与其他心理疗法

    目前全世界有300多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和理念,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疗法都在一些问题上有明显效果,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似乎又收效甚微。心理治疗界似乎百花齐放,热闹纷繁,事实上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有四个流派,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的创始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主要通过临床对精神科病人进行治疗的经验创立出精神分析学说,其后又有许多杰出的心理学家不断地对这个学说进行发展与改进。精神分析注重人的早期经验,认为心理问题来源于人的早期冲突。认为人受到本能冲动的驱使,自我的任务是控制本能冲动,以适应社会。精神分析着重分析人的潜意识内容,以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虽然可以获得治疗效果,但耗时较长,需要多次长期的治疗,而且对治疗师个人的要求较高。积极心理治疗包含许多精神分析的成分,尤其在调查阶段和语言表达阶段。与精神分析疗法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治疗的微小精神创伤理论认为人不只受到早期经验的影响,而是一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对人产生影响,需要考虑具体的影响内容来理解病症发生的原因。而且,积极心理治疗认为自我不仅调节人的本能冲动,也是个人能力表现的场所。

    行为主义疗法由华生创立,他认为环境对人的行为模式起决定作用,他有一个为世所知的论断是:如果给我100个孩子,并且满足我所需要的所有条件,我完全可以按要求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运动员、警察、盗贼、乞丐等等任何一种人。行为主义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患者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刺激—反应模式学习得到的,这个理论获得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行为主义疗法着重于对行为的控制与干预,用系统的行为训练方法,通过新的学习纠正不正确的学习导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一种直接的对症治疗。它在治疗一些心理障碍上收效显著,比如恐怖症,通过划分刺激的恐怖等级,经过谨慎的计划,按从低到高的顺序给患者呈现恐怖刺激,通过放松技术帮助患者克服对刺激的恐惧感,直到患者对最大强度的刺激都不再感到害怕,就达到了治疗效果。但行为主义对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则缺乏有力的解释,而且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则难以分析单个的症状,很难制定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所以显得无能为力。行为治疗的某些成分在积极心理治疗的场合鼓励阶段有所体现。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克,他发展的认知治疗技术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认知疗法认为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情绪和行为问题,所以它从纠正患者的不合理认知入手,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合理的、适应性的认知,以使其能够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健康的应对方式,面对各种生活困扰。认知疗法对一些社会适应性的现实问题疗效较好,但对强迫症等问题则疗效不佳。积极心理治疗中包含了许多认知疗法的成分。

    人本主义疗法在前面有所介绍,它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注重来访者的主体地位,但是对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则难以改善。在人本主义疗法中,治疗师要努力从患者的个人内心角度出发去理解患者,积极心理治疗在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以及建立联系阶段都采用了这种做法,但没有将这种方法作为贯彻始终的唯一方法,而更加强调对患者的行为进行指导。

    可见,目前心理治疗流派众多,但没有一个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每种流派都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向,但是患者却难以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为自己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治疗师。

    积极心理治疗从各个流派都吸收了可取成分,它不是一种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并列的方法,而是一种手段。借助这种手段,治疗师可以确定对哪个特殊病例采用哪种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怎样交替使用这些方法。因此,可以说积极心理治疗是方法的方法。

    就结构而言,积极心理治疗是一种短期治疗,以患者的冲突为核心,针对冲突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因为它根据不同文化群体和个人特征,对社会文化规范进行相应评价,针对每个患者的特殊情况,所以能够描述跨文化冲突,能够比较广泛地有效治疗各种心理障碍。而且,在积极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治疗师的帮助与引导下学习了有效的自助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无限延长了心理治疗。所以,积极心理治疗并不仅仅是一种短期治疗。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六位一体| 科室公告| 文章推送| 日常分享| 学习资料| 宣教必读|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