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连接,爱与爱的守护,远离疾病与痛苦,科学提高适应能力,心身医学科与你在一起。。

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章推送 > 心身专科 >

心身专科

变态心理学(要点摘录)

发布时间:2022/09/30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第一章: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

1、判断一个人的具体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变态,诊断专家们常常会意见不一致

2、判断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是变态的元素是:①痛苦;②适应不良;③不合理;④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⑤少见的和非传统性;⑥观察者不适;⑦违背标准。

3、痛苦:变态使人痛苦;②此外,痛苦不是变态的充分条件③痛苦是变态性质的一个基本元素痛苦发生的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是变态的。

4变态心理(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行为3个方面功能的损伤。

6、心理和行为功能紊乱必须是伴随痛苦而产生的,这一点是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成分。

功能损伤这个概念是非常有用的,虽然它并不能够完全让人满意。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对于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来说,考虑种族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

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①判断的误差;②观察者之间的分歧;③观察者和行为者之间的分歧;④不要轻易下诊断

10、在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只有2万名精神科医生。而在美国,2.5亿人口中有20万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11、早期对变态成因的认识:超自然的解释:在史前社会,万物有灵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有灵魂)的信仰被广泛传播,心理障碍常常被归因于万物有灵论   生物学原因a、把心理上的疾病归于躯体b、对生物学观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包括:希波克拉底梅迪以及心理障碍是由生物学因素引起的观点。c希波克拉底盖仑思想中的一个更有意思并很多影响的理论是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希波克拉底假设,正常的大脑机制涉及四种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 心理学原因a、催眠   b从梅斯梅尔到弗洛伊德:19世纪末期,催眠作为一种治疗癔症的方法在欧洲和美国被广泛地使用。

1218世纪末期,精神病患者被当作动物对待的观点遭到了批评。尽管不是十分有效,但却加速了人本治疗的进程。

13、我们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都是心理生理社会共同影响的产物。

14、我们把针对生命全程中行为改变的研究称为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

1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2心理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

3、人格的三个过程:本我、自我和超我。

过程

原则

是否关注现实

特征

本我

享乐原则

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

自我

现实原则

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

超我

理想主义

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

4防御机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协调功能

5、防御机制的种类:压抑:是改变心理现实的最基本的手段;投射:是把我们个人否认的以及压抑的情感和体验归因于他人;替代否认升华:指把心理能量从不受社会赞许的目标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的过程。

6性心理发展阶段包括: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7安娜·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位倡导者。

8卡尔·荣格阿尔福来德·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

9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理论中许多性欲的观点,而重点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10阿德勒致力于自卑感和对自尊的寻求的研究,他创造了自卑情结”这一术语。

11埃里克森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个体全程发展理论

12精神分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宣泄领悟来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冲突的本质

13、治疗师之所以能够发现病人内心冲突的本质,是因为一种叫做移情的现象。

14、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要求患者在25的时间里接受每周45的无意识冲突的分析以及人格的调整,从而使自我重回控制之下。

15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不足①很难直接证明理论成立与否;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学理论经常不能被支持;③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这些理论忽略了情境的作用。  总之,对精神分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的非科学性上。

16、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家讨论了自由和选择的要素以及责任和意志力。

17存在主义理论家强调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18、有关个人责任的假设是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

19意志力也是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中的一项核心特征

20、意志力:①意志力中有意念②一种更为重要的意志力是和未来目标相联系的,被称作“目标指向的意志”。

21马斯洛最为系统地描述了人格的建构。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安全需、社、尊重需、自我实现需要。

22、从治疗的角度讲,罗杰斯是最具影响力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创造了患者中心治疗,后来被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23、行为模型:①巴普洛夫与经典条件发射;②华生与行为主义的兴起;③斯金纳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24行为主义的目标在于希望从实验室里发现人类和动物学习的一般法则,并把这些法则运用到教学、工作、收容所,甚至全社会。因此,行为疗法不仅仅是研究异常行为的一种方法,而且还是一种世界观

25、行为主义的第一个假设是环境决定论;第二个假设是实验论;第三个假设是乐观主义

26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深受巴普洛夫工作的影响。

27正强化物指的是一个事件,它的发生会增加先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负强化物也是指一个事件,它的撤销会增加先前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28操作性疗法的治疗师常会问3个核心的问题:①病人的不适应操作行为是什么;②维持这些不适应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③哪些环境的变化是可以将不适应行为改变成适应行为的强化物或辨别刺激。

29操作性疗法包括:①选择性正强化;②选择性惩罚;③消退;④躲避学习;⑤塑造。

31认识学派①认识疗法;②认知—行为疗法;③认知和行为疗法的评价。

32认知方法是作为对行为方法的一种自然反应出现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想法、信念、期望、倾向以及对事件的解释会影响他的行为。

33、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心理事件会导致行为。

34认知疗法:①改变效能预期;②改变消极评价;③改变归因;④长期信念的改变。

35拉扎鲁斯就是将认知和行为主义两种疗法合二为一的治疗学家。他认为,同一个病人身上的异常行为有7种不同的水平,而每一种水平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

36、我们可以将上述四种理论或者说四种疗法,看成是对心理疗法不同层面的分析。最表面的一个层次就是行为主义方法

37、多维综合模型:情绪a、情绪现象  b、情绪的成分  c、愤怒与心脏  d情绪和病理心理学;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因素a、邪教和其他可怕的事情  b性别因素  c社会对健康和行为的影响d、社会病耻感  e心理社会侏儒;③生命全程发展观,埃里克森提出我们在人生中会经历8个主要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是在特定的阶段由我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社会要求共同决定的。

30、操作性疗法:

不适应的行为

维持行为的强化

治疗

结果

缺乏食欲而不进食

变瘦

选择性正强化

(如允许在吃饭时看电视)

进食

自闭症儿童的自我伤害

自我刺激

选择性惩罚

(如捏痛、打屁股、泼冷水)

停止自我伤害

袭击兄弟

得到父母的关注

选择性惩罚(如关掉电视)

不再袭击兄长

病人在护士站打扰护士

得到护士的关注

消退(护士忽视病人)

不再打扰

 

第三章: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

1、评估的3个基本概念:信度效度标准化。(信度:测量一致性的程度;效度:测量的正确性;标准化:用一定的标准来保证不同测验的一致性)

5临床访谈包括:①精神状况检查;②无结构访谈;③结构化访谈。

6临床访谈是大多数临床工作的核心,也是心理学家、精神疾病学家和其他精神卫生方面的专家经常使用的评估手段

7精神状况检查包括5个方面:外表和行为,思维和感知觉,情绪和心境,智力情况和意识状况。

8、临床工作者允许病人随意描述自己的忧虑,或引导病人在某一方面深入地探索。

9无结构访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由于它是无结构的,因此,没有两个访谈会是一样的,这使得每次访谈会得到不同的信息降低了访谈的信息和效度

10、一些研究者指出,在无结构访谈过程中暗示性问题社会影响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访谈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

11结构化临床访谈涉及标准化的问题;换句话说,心理学家会在相同或相似的个案中提问相同的问题。

12行为评估比直接观察更进一步,指在特定的情境下评估个体的思维、感觉、行为。

13、在办公室里与来访者谈论问题,一些临床工作者还会到病人的家里、工作场所甚至是当地社区,去观察病人并直接报告他们的行为。

14、在行为评估中,首先要做的是确定目标行为

15、人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来发现行为规律,其中一种技术叫做自我监控(自我观察)。

16心理测验包括:1、投射测验  2、人格测验  3、智力测验  4、神经心理测验。

17、那些测查心理障碍的测验必须符合我们曾提到过的严格标准,即必须是可信的、有效的和标准化的

18投射测验包括很多种提供模糊刺激的方法。

19、测验的理论认为,人们会把自己的人格无意识的恐惧“投射”到其他人或事物上,从而向治疗师揭露了被试潜意识中的思想;这些测验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

21、最广泛的三种投射测验是: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填充方法。罗夏墨迹测验最早的投射测验之一。

22、人格测验的数量众多,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该测验首次发表于1943年,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23、在MMPI施测过程中,测验的费时乏味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241904年,法国的心理学家比奈和他的同事西蒙编制一个测验来鉴别学习缓慢的儿童,以使这些特殊儿童能够得到特殊的矫正和治疗。(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251916年,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把这份问卷翻译成英文,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比奈量表

26、除了经过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外,还有一种由韦克斯勒开发并被广为使用的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该测验由言语测验操作测验两部分组成。

27IQ测验是可信的,在某程度上也是可以预测学业成就的。作为一种测评工具,它是有效的。

28、神经心理测验:本德尔视觉运动完形测验韦克斯勒记忆量表鲁利亚—内布拉斯加神经心理成套测验

29、有关经典的分类方法的研究起源于Emil Kraepelin的工作。

30、经典的分类方法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疾病做出精神的诊断以及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

31、另一种分类取向是维度取向”。对各种病人所表现出的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进行量化。

32、对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分类的第3种取向,最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综合了维度取向的思想,被称为“原型取向”。

33、影响分类的因素:①可靠性;②有效性;③时间性;④诊断分类系统。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心理障碍诊断系统分别是国际疾病分类美国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34诊断的功用:①简洁交流;②病因学;③治疗的可能性;④对科学研究的帮助。

35DSMIV的一个优点是:在诊断过程中考虑了文化因素

36多轴分类:①轴I——临床综合症②轴II——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并没有在轴I中列出,但却通常会伴随着轴I中的那些障碍表现出来;③轴III——总体的医疗状况。这个轴列出了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的所有医疗问题;④轴IV——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⑤轴V——功能状况的总体评价。适应性功能的水平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37DSMIV使用了多轴分类系统,五轴系统反应了这样一种假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了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

38CCMD的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分类排列次序服从等级诊断和ICD10分类原则。CCMD沿用了ICD10的名词解释,仅在必要时作了修改补充

39、导致诊断偏差的因素:①情境;②预期;③信息来源的可信度;④文化环境及其影响。现行的用于评估心理障碍的测验和诊断程序都有其局限性

40内部效度是指自变量可以导致因变量变化的程度。外部效度是指研究可以推广的程度。

41、当行为改变是由被试的期望造成的而非实验操作造成时,这种现象叫做安慰剂效应

第四章:心理病理现象

1、为判定精神活动属于异常或正,常应从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①纵向比较,即与个体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状态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状态,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其对精神活动其他方面的影响。

2感觉过敏:是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3感觉减退:是指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4、内感性不适:是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感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脑外伤后神经障碍。

5、错觉: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却被错误地感知。“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6、幻觉:是在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7、幻觉按感觉器官分为:①幻听;②幻视、幻嗅、幻味、幻触;③其他幻觉:思维鸣响、机能性幻觉、内脏性幻觉。

8、其他知觉障碍①视物变形症;②空间知觉障碍;③时间知觉障碍;④非真实感。

9、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迫促;②思维迟缓;③思维中断;④持续言语;⑤病理性赘述;⑥思维松弛:a出轨  b接触性离题  c词的杂拌  d思维不连贯;⑦病理性象征性思维;⑧语词新作;⑨逻辑倒错性思维;

2思维内容障碍:①妄想分为:a、被害妄想  b、被控制妄想  c、关系妄想  d、夸大妄想;②强迫观念;③超价观念。

10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是最常见的注意障碍

11、临床上常见的记忆障碍症状有:遗忘症: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和选择性遗忘;错构:是记忆的错误,表现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虚构似曾相识症熟悉感与旧事如新症或生疏感。

12心境障碍①抑郁;②高潮;③焦虑;④恐怖。其临床症状有:①情感淡漠,见于精神分裂症;②情感脆弱,情感倒错。

13意志行为障碍:①意志减退;②意志缺乏;③意向倒错:患者的意向要求与一般常情违背;④矛盾意向:患者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对立的相互矛盾的意志活动,患者此毫无察觉,也无法自我纠正。

14木僵:一种以缄默随意运动减少以及无精神运动反应为特征的状态。

16意识混浊(反应迟钝状态):只有强烈刺激才能引起患者的反应。

17朦胧状态:朦胧状态既可以是一种意识障碍,也可以是一种意识改变状态

18谵妄: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产生幻视错觉

19、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常对自己精神症状丧失判断能力,这种现象称为自知力丧失

20遗忘综合症(柯萨可夫综合症):特点是近记忆障碍遗忘定向障碍虚构症等。多见于酒精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

第五章神经症性障碍

11894年,德国人Robert Sommer首次将心因性一词引入精神病学,这可以看作是这一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的标志。

2198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制定的分类系统里已经正式定名为神经症,而不再使用神经官能症这一错误的译名了。

3《国际疾病分类》将神经症定义如下:“神经症是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病人对病有相当的自知力

4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体验到冲突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5神经症5个特点:①患者能意识到心理冲突精神痛苦持久性④一种精神障碍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6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7、简而言之,恐惧是正常的,恐怖症是异常的,它们处在同一个连续体上。它们的不同在于程度,而不在于类别。

8、恐怖症:有些个体会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或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但发作前无特定诱发事件,发作之后逐渐消退,有时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经常性的发作。

9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是一种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10惊恐障碍症状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患者在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过度焦虑

11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1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为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感到担忧,这是广泛焦虑障碍区别于其他焦虑障碍的特征。

14恐惧症是一种持久的恐怖反应,它同危险地真实性是极其不成比例的。

15CCMD-3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不合理惧怕外界客体为主的神经症。

16、一般人群中,有13.3%的人会在生活中体验到社交恐怖症。

17、有证据表明,具有过度行为抑制的个体有更大的危险发展成为恐怖症

18、在很多情况下,恐怖症焦虑障碍有密切的联系。

19、强迫症包含两个成分: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20、以下3种方法来区别临床上的强迫观念与正常情况下的持续想法:①强迫观念总是痛苦的②强迫观念来源个体内部③强迫观念很难被控制

21、强迫症的理论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认知行为观点;神经科学观点。

22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分为3组: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心理生理障碍

23神经衰弱病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情绪障碍

24神经衰弱的情绪症状主要有3种表现: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25、在所有不同类型的神经症中,神经衰弱预后是最好的。

26CCMD-3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27、一般来说,对于疑病症应积极采取心理治疗措施

28疼痛障碍的核心症状:出现在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疼痛导致了明显的忧伤或损害。心理因素能够解释这种障碍的发作、发展、持续;症状不受患者意识控制的。

第六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1CCMD-3癔症从原来的神经症分离出来。

2希波克拉底、柏拉图认为,癔症是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是子宫在腹腔内游走,游到某部位或器官产生的某种发作。

3癔症的原因归纳为3点:①精神因素;②遗传因素;③性格特征:a患者情感丰富;b暗示性强;c自我中心;d常以生动的幻想代替现实;④身体因素。

4CCMD-3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5癔症性躯体障碍分为以下类型:①癔症性运动性障碍;②癔症性抽搐发作;③癔症性感觉障碍。

6、关于转换障碍的各种观点:精神分析观点。症状的原因:潜意识的冲突引起焦虑,冲突转换成躯体的症状来抵抗焦虑,同时作为冲突的象征。沟通理论观点。症状的原因:以一种可接受的和易理解的方式,与他人交流痛苦。知觉阻滞观点。症状的原因:无法忍受的焦虑、表达痛苦的需要、虑减弱的强化。

7分离是指由于两个或更多个心理过程并存交替进行,而相互无关联、无影响。

8CCMD-3分离漫游症符合癔症诊断标准;在觉醒状态,作无计划和无目的漫游;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及简单交往,短暂接触看不出有精神异常;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事后有遗忘;开始和结束都有突然的。

9急性应激障碍是在接触极为严重的创伤事件1个月之内发生的以分离症状焦虑警觉性高等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10、大量发生在创伤性事件之后的严重而持久的情绪障碍。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11CCMD-3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描述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出现的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12、治疗:1、药物治疗  2、暴露。暴露治疗是一个消退或习惯化的过程。暴露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  3、公开(揭露)。

13、像应激障碍一样,适应障碍也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障碍。但两者之间的差别表现在:1、应激源不同  2、症状不同:适应障碍是以明显的情绪症状为主要表现。

14、适应障碍可发病于任何年龄。男女患者相等。

15、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

第七章:人格障碍

1、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导致病人形成了一种一贯的反应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却难以矫正,通常始于童年期青少年期并持续发展到成年、甚至终生。现年18岁以上且症状至少已持续2,方可作出诊断;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

2、在所有观点中,影响最广的是人格的五因素模式,这5种因素分别是外倾性一致性知觉性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

3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从社会关系中分离的模式。他们对人“冷淡”,“不热情”,“淡漠”。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起源于童年期的行为障碍。

5、大约30岁后,反社会行为的严重程度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6、为证实存在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必须达到哪两个主要标准?

⑴行为必须且长期的     

⑵当前的反社会性行为必须包括:

①重要的侵犯

②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虚伪缺乏自责

③持续的无责任感

7边缘性人格障碍:人际关系行为情感自我意向的不稳定。情绪倾向于在抑郁、焦虑、恼怒间波动。有自杀,物质滥用,危险性行为的倾向,有自我伤害行为,情绪很不稳定。

8表现型人格障碍:个体常常外表迷人,热心,好交际;但他们总是把其他人认为是不真诚的肤浅的

9A组人格障碍:①分裂样人格障碍;②分裂型人格障碍;③偏执型人格障碍

B组人格障碍:①回避型人格障碍;②依赖性人格障碍;③强迫型人格障碍

C组人格障碍:①反社会性人格障碍;②边缘型人格障碍;③表演型人格障碍;④自恋型人格障碍

 

10回避型人格障碍:个体对他人的观点非常敏感,因此而回避大多数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非常低的自尊,害怕被拒绝;对那些他们的认为值得信赖的人则表现出极端依赖。

11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总要求别人替他做大部分的决定,并且对他的生活负大部分的责任。

12依赖型人格障碍约占总人口的7%

13强迫型人格障碍: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的“恰到好处”,过分的谨小慎微,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男性比女性高2倍。约70%强迫症患者具有了强迫型人格障碍。

14CCMD-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习性不改。

第八章:心境障碍

1、抑郁症的分类:最初的这种区分且试图将生物性抑郁心理性抑郁区别开来。

2精神忧郁症的特点包含:对所有活动的兴趣丧失、对令人愉快的事件感到麻木、缺乏对愉快事件的反应

3表现出抑郁躁狂的个体应诊断为患有单相心境障碍

4、心境障碍:指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低落为主的精神障碍;具体分类:躁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

5抑郁症患者常用的词:悲伤、沮丧、无助、不幸、绝望、寂寞、郁闷、无用。焦虑在抑郁症之中也是很常见的

6抑郁症最具有破坏力的症状可能就是躯体症状了。常见的症状有食欲下降,在严重的抑郁症中还会伴有体重的下降。

7躁狂: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某些病例以易激惹为主。

8、与单相抑郁症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双相障碍的发作在性别上没有区别。

9双相障碍容易反复发作,患者不易康复

1040岁后发生双相障碍的几率很小。一旦发生则病程为慢性躁狂抑郁无限次的转换。

11、双相障碍根据躁狂症发作的过程分为两种:①Ⅰ型双相障碍(抑郁症加躁狂症②Ⅱ型双相障碍(抑郁症加轻躁狂

12、能够证明基因心境障碍的影响的最好证据来自于双生子研究

13、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惊恐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14、贝克的认知和三元说:认知三元说:对自我当前体验将来的消极想法。对于抑郁者而言,对自我的消极想法:指患者认为自己具有缺陷的无价值的

15、逻辑错误:贝克认为系统逻辑错误是抑郁症的第二次过程。他认为患者在思维的过程中会犯5种不同的逻辑错误,每一种错误都会导致患者产生阴暗的体验,选择性抽象,过分概括性,个性化,夸大缩小的事实。

16、归因的三个难度:

①内源性与外源性

②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③普通性与特殊性

17、产生心境障碍的社会文化因素::①婚姻关系;②性别因素;③社会支持。

18、生物学模型的治疗途径:①使用药物治疗,停止服药后复发率高电体克方法ELT),疗效迅速但复发率很高

19、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20、常用的认知治疗技术:

①觉疗自动思维

②测试的自动思维的现实性

③再归因训练

④政变导致抑郁的生活态度。

21、针对抑郁症的另一种方法人际关系法,应注意研究四方面:悲伤、斗争、角色转换、社交障碍。

22、研究指出,尝试自杀与成功的比例约是501

23、现代思想家认为自杀有两种基本动机:终止、操纵。

24、抑郁症患者不仅具有较低的自尊,而且会将失败归为自己的错,并产生自责。

25、抑郁症的症状:

①动机症状,缺乏动机及其主动性;

②情绪症状    ③认知症状;

④躯体症状,最具有破坏力的症状

26、躁狂症的症状:

 ①动机症状,行为及其活跃,行为处于疯癫的状态

②情绪症状

③认知症状

④躯体症状,最具有破坏力的症状

第九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的精神病性障碍

1、精神分裂症的误区

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被叫做傻瓜疯子癫狂者

②有关精神分裂者的误解,一旦患上将终生无法缓解

③是一种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强烈影响的复杂的综合症

2、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认知行为混乱,源于不适当早期学习适应不良习惯性歪曲

3压力并不能完全解释精神分裂症的产生,也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其他人经历过更多的压力事件。

4、在很多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都会用到社会技能训练对病人的社会表现的讨论在社会互动方面的结构化的角色扮演多种提高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5、在社区水平的干预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信社区治疗项目。

6、在无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情况下,患者持有与事实相反的固执信念。

7、常见的妄想:夸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躯体妄想。

8、幻觉:虚幻的感知觉,即患者感知到的刺激并不真实存在

9无法区分内部和外部、真实和想象、可控和被迫、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体验

10、临床学家经常使用思维松弛”来表示更微妙的出现字啊言语联系中的不规则现象

11、临床学家常常将自知力损伤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特征,尽管它并不属于诊断标准。

12、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3个亚型:紧张型青春型妄想症

13DSM-IV根据症状将精神分裂症分为5个亚型:偏执型、混乱型、紧张型、未定型和残余型。

14、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①双生子研究;②收养研究;③关联分析。

1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第一次神经成像研究使用的是CAT扫描技术;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室比正常人的大。

16、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更多的适应障碍;儿童期症状越严重,精神分裂症发作越早,也越严重。

17、在一对双生子中,可能只有一方患精神分裂症,而另一方却是健康的。这意味着精神分裂症不只与基因有关。

18、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双亲,其孩子中将近13%可能表现出这种障碍。

19、我们知道精神分裂症在全世界的发病水平大致相当,全球患病率大约为1%

21、认知恢复是从对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计划聚焦在注意记忆执行功能3个方面。

24DSM-IV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标准是:除了心境障碍的出现以外,还要在没有显著心境症状时有至少两个星期的幻觉或妄想。

25突发性精神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妄想,出现妄想、幻觉、混乱性语言、行为等阳性症状,持续时间少于一个月。

第十章: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1、除了频率,安慰剂效应越可信,其效力也会越大。

2Selye指出,面临压力源时会经历:警觉阶段抵抗阶段耗竭阶段

3悲观主义和多种疾病既有相关关系,又有预测关系。

4、各种癌症的发病和进程都会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5A性格的人的特征:时间紧迫感竞争意识和野心挑衅、攻击和敌意

6闸门控制理论:⑴包含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

⑵传导疼痛刺激的神经冲动通过脊柱传向大脑

⑶“闸门”的作用在于当刺激强度足够大时,打开闸并传送疼痛感觉

⑷小纤维试图打开闸门,并增加疼痛刺激的传输速率,大纤维负责关闭闸门

7Sharpe还发展出了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这种疗法提倡增加活动,调整休息时间。

8、疼痛一般不会在早餐前出现,通常是在进食后的1-4个小时内开始。(消化性溃疡)

9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必要的锻炼以及吸烟是最主要的三种高危行为。(行为矫正)

10、根据素质——压力模型,当个体同时具有生理易感性(素质)并经历心理混乱(压力)时,才会出现障碍。

11、即使假装的治疗,对生理健康也会有显著作用,这种现象被成为安慰剂效应

12、如果安慰剂的用量越大,越疼痛,其效用会越大。

13、研究者把研究心理因素是如何导致神经活动免疫系统变化,如何最终增加了患病危险性的学科叫做心理神经免疫学。这一领域最基本的发现是人格、情绪、认知会影响人的防御反应以及患上疾病的可能性。

14、当以前曾经入侵过的某种抗原再次入侵身体时,免疫系统杀死它的效率将大大高于第一次入侵时,这一现象叫做免疫记忆”。

15、对于个体而言,丧偶是最大的生活压力事件。

16、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往往比一些重大事件更容易导致疾病。

17、传统的应激理论基于三个非生物方面的内容——重要生活事件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来解释艰难生活导致更多身体疾病这一现象。

18、各种癌症的发病和进程都会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这一发现导致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心理肿瘤学的出现。

19、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7种生理因素:⑴衰老;⑵男性;⑶吸烟;⑷高血压;⑸高血脂胆固醇;⑹不运动;⑺遗传因素。    另外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即A型性格

20A型性格特征在一个人三四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

21David Glass认为,正是这种指向控制性的斗争使A型性格的人与B型性格的人有了最本质、最明显的区别。

22、疼痛的本身与疼痛体验可以说是毫无关联的

23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主要症状:⑴主观性记忆损害;⑵关节疼痛;⑶不能恢复精力的睡眠;⑷喉咙疼痛

24Sharpe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信念⑴我做的还不够信念;⑵我必须总是表现的很完美;⑶我应该一直都能应对;⑷我应该从不表现自己的虚弱;⑸抑郁是虚弱的表现。

25心身障碍的治疗:生物反馈技术、放松与冥想、压力与疼痛减轻的综合计划(催眠)、否认、行为矫正。

 

第十一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1、 一旦狂食症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倾向于转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2、 尽管体重减轻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最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是厌食症障碍核心

3、 厌食症患者经常会伴随有各种情绪障碍,强迫症的症状并不少见。

4、 狂食症比厌食症更普遍,但在两者间存在很大的交叉。

5、 在暴食症患者中,大约有一半人在暴食之前是以节食开始的,而另一半人则是以暴食开始的。以暴食开始的患者变的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并有更多的伴随障碍发生。

6、 Fairburn等人发现,认知—行为疗法CBT)侧重于改变饮食习惯和对体重、体形的态度;行为疗法BT)只侧重于改变饮食习惯;人际关系心理疗法的狂食和导泻行为都会降低。

7、 在对厌食症的治疗中,首要目标就是要使病人的体重回复到正常体重的范围内。

8、 在实施进食障碍的预防计划前,必须要先确定一些特殊行为作为要改变的对象,即靶行为。

9、 如何治疗厌食症?:

       ⑴体重回复应建立在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基础上,比如家庭治疗和个体治疗,从而使患者不会感到治疗的唯一目的就是进食和增重。

⑵使病人的体重回复到正常的体重范围内。

⑶家庭治疗。

⑷认知治疗。

10、对于睡眠障碍的行为治疗,用亮光刺激大脑,从而改变生物钟。

11、一旦狂食症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倾向于转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12CCMD-3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13暴食—导泻型厌食症比限制型厌食症患者有更多的冲动行为,而且限制型的情绪更加不稳定。

14暴食—导泻型的个体常常在儿童期比较肥胖,且有家族肥胖史

15、狂食症的典型特征是比大多数人在相同情况下一次摄取更多的食物,这种食物主要是指垃圾食品,而不是水果和蔬菜。因此,诊断狂食症需要暴食限制进食两个方面的标准。

16、研究表明,有导泻行为的狂食症患者比无导泻行为的狂食症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包括更频繁的暴食,更多的出现终生重度抑郁和惊恐障碍,且在异常进食行为量表中的得分更高。

17神经性呕吐是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吃进的事物,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18异食癖的突出表现是重复的吃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多发生于婴儿以及智力落后痴呆的个体身上。

19异食癖可以引发一些严重的危害健康的问题,如铅中毒蛔虫感染

20进食障碍原因探讨:⑴社会因素⑵生物学因素⑶心理学因素⑷综合模型。

211996年,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就批准Prozac百忧解)为治疗进食障碍的有效药物。

22、进食障碍的预防的重点应放在11-12容易患进食障碍的女孩身上。

23、睡眠障碍主要分为:睡眠紊乱类睡眠

24、对睡眠习惯的最清楚、最全面的描绘只能通过多导睡眠描记评估PSG)获得。

25、知道个体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工作而言也是有帮助的。

26、判定一个人是否存在睡眠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观察个体在白天的情况,或是在清醒状态下的行为

27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

29、通常,失眠症与人体生物钟生物钟对人体体温的控制等问题有关。

30、干扰睡眠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滥用周围环境中光、声、气温等的影响。

31、很多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32生物因素认知、行为、文化的相互影响导致了睡眠问题的产生。

33应对不良睡眠的方法可能使问题拖延下去。

34、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心理治疗

35、人们用心理疗法治疗睡眠障碍中,引入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渐进性消退渐进性肌肉放松等;研究表明,心理疗法比其他疗法更有效。

 

第十二章:性障碍

1、 性别角色是对性别认同感的公众表达,个体的言行表明了他的性别。

2、 胎儿期激素是决定性别认同感的最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教养、青春期激素、。性器官和病耻感同样起到了作用。

3、 现在的理论不再同性恋作为一种障碍,因为虽然同性恋可能损害到两性之间的关系,但它并不损害两个男人或女人之间的关系。

4、 胎儿期分裂理论指出,绝对的同性恋是通过任何治疗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5、 当一个人性趣失调,并阻碍了两个人之间建立性爱关系时,被称为性犏好障碍

6、 一种观点认为暴露癖是一种求爱障碍”。

7、 求爱的四个过程包括:同伴定位、触摸前互动、触摸互动、交媾。

8、 恋童癖是性偏好障碍中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受到严厉的惩处。

9、 无论是性高潮障碍还是性唤起障碍,它们通常是和个体及其性伴侣的期望相关。

10、性爱的五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性别认同,即个体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的觉察。往外依次是性取向性偏好性别角色性功能(最表面)。

11性别认同指一些男性感到自己是一个被困在男人身体里的女人,而一些女人则感到自己是被困在女人身体里的男人。

12、如果我们的性别感产生了错误,就会出现性别认同障碍,也被称为性身份障碍或易性癖

13、因为个体的性别认同感非常强烈,而且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治疗的目标要改变身体结构,从而使之与异常的性别认同相一致。

14、性别认同障碍的主要目的不是性,而是一种以持续异性方式生活欲望

15、性别认同障碍必须与同性恋唤起模式相区别。(同性恋不会想变成异性)

16、最基本的性取向是同性恋异性恋,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双性恋

17、性偏好障碍分为3种:⑴由物品所引起的性唤起和性偏好;在痛苦和羞辱的情境下产生的性唤起和性偏好(包括受虐狂和施虐狂);对不情愿的个体产生的性唤起和性偏好。

18、性机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性交疼痛障碍

19长期性欲缺乏的问题在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夫妻双方的问题,而不是单方面的问题。

20、患有性交恐惧症的个体,即便是有关于性的想法偶尔的接触下性,都会引起他们的厌恶和恐惧

21、性机能障碍的原因:生物原因心理原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和生理因素的交互作用

22心理社会治疗的这种强化训练需要一男一女两名治疗师来共同促进性机能障碍者间的交流,治疗需要每天进行,并持续2周。

 

第十三章: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

1、 人类所滥用的物质,均可增加鼠脑边缘系统细胞外液中多巴胺的浓度

2、 “隐盛阳衰”的家庭容易培养出滥用药物的子女。

3、 脱毒治疗,脱毒是指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预防由于突然停药引起的健康问题。

4、 替代治疗中,目前常用的替代药物有:美沙酮、丁丙诺啡。

5、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神经兴奋剂)包括:咖啡或茶中所含的咖啡因,但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可卡因苯丙胺类药物(ATS

6、 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7、 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的增加。

8、 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躯体依赖心理依赖

9、 耐受性是一种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效果,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所追求的效果。

10、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剂量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11、精神性物质分为: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其他依赖性药物

12、物质滥用的原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

13、物质滥用的心理学理论:

       ⑴条件反射及学习理论:①条件反射理论(触景生情)

                             ②简单学习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③内驱力理论(个体内在动力)

④同伴群体学习理论

⑵精神分析理论

14、点燃的香烟被吸烟者吸入口中的部分称为主流烟,有点燃部直接冒出的称为侧流烟

15、导致复吸的原因可归纳为:负性情感体验;②兴奋或愉快体验③看到其他人吸烟

16预防复吸的措施:⑴避免接触含尼古丁的物质;⑵分析估计导致复吸的因素诱惑    寻找代替吸烟的爱好纠正与吸烟者的社交处事方式学习对付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方法建立有利于戒烟的活动空间和人际关系

17酒依赖的疾病概念包括:①对酒具有特殊的敏感性,易于发生酒精依赖;②发展到酒精依赖需要经历若干阶段,一旦达到某一阶段,就会出现饮酒失控过度饮酒会导致躯体和精神方面的并发症。

18、酒依赖的特点:精神依赖性耐受性对饮酒行为失去控制躯体依赖性出现各种并发症

19、对酒滥用的预防和控制:⑴酒类价格的调整提高对酒类的税收⑶酒类广告的限制⑷酒类销售的控制⑸进行健康教育

20、一般认为,ATS(苯丙胺类药物)较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第十四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1记忆注意力对刺激的控制力在儿童时期会显著提高,到18岁时,其抽象思维能力接近成人水平。

2、有些障碍的易感性会在出生时表现出来,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胎儿的问题所导致。

 

3儿童障碍的特点:

①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对于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发展速度,这使得区分真正的心理问题和暂时的发展性问题变得非常困难。

②它们不像成人期障碍那样具有预示性。

③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的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同的成人对儿童行为的感知也是不同的。

④儿童的问题经常会针对特定的情境表现出特异性。

4DSMIV儿童精神障碍的特征,行为偏离了社会对同龄儿童的期待行为。行为是持续的,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日常生活

5分裂行为障碍的特点是缺乏自我控制。在行为方面表现的极度活跃注意力缺乏,具有攻击性破坏性挑战权威

6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是明显的智力功能低下,并伴有下面两个及以上的适应性技能方面的缺陷:沟通、自我照顾、家庭生活、社会技能、资源使用、自我指导、健康和安全、休闲和工作。

7DSMIV:对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3条:第一、智力必须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数为7075及其以下;第二、患者的适应功能同时受到损伤或存在不足;第三、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还要考虑发作年龄。

8、根据智力落后的水平可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个水平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所占比例最大,约占85%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占所有精神发育迟滞案例的10%

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在5岁前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动作发展不良。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有严重的适应性行为障碍,并且在学龄前,除了掌握最简单的动作外,什么都不会。

9、引起儿童精神障碍的原因:

⑴生物学因素:基因的影响;②染色体的影响

⑵环境因素:胎儿所处的胎儿期环境对个体的智力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躯体虐待以及头部受到偶然撞击都能导致大脑的损伤和精神发育迟滞;家庭原因

10唐氏综合症是最普通的染色体形式的精神发育迟滞,被称为蒙古病

11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包括:孤独症、Rett’s综合症、儿童分裂障碍和Asperger’s综合症。

12孤独症儿童在早些阶段,他们经常会使用一种高音调,类似鸟一样的尖叫声。社会性发展特征就是冷淡,与父母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很疏远,这种冷淡反应了他们建立社会依恋关系的失败。

13孤独症的治疗:心理社会治疗、生物学治疗、综合治疗。

14学习障碍是指当一个孩子没有明显智力缺陷但是却没能达到预期成就。

15DSMIV学习障碍3种主要类型:阅读障碍书写障碍书面表达障碍

16、对于813岁的儿童,这是一个获得和完成学业能力的关键时期。

1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称为ADHD,像品行障碍一样,也与那些破坏脑功能的环境因素有关,治疗方法有两种: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

第十五章:老年期精神障碍

1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老年痴呆最常见的原因。

2血管性痴呆通常由中风引起的。

3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皮层下多巴胺神经元恶化所导致的。

4维尔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症就是一种遗忘症。导致这种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丘脑损失长期大量的饮酒

 

儿童期障碍主要类型

诊断分类

障碍

发作年龄

患病率

情绪障碍

反应性依恋障碍

出生5

无有效数据

分离焦虑障碍

学前18

4%

恐怖症

依类型不同而变

1.0%11.3%

儿童期抑郁

出生17

1.9%4.0%

发育障碍

孤独症

出生3

0.02%0.05%

Rett’s障碍

出生4

0.001%0.01%

儿童期分裂障碍

34

非常罕见

Asperger’s障碍

学前期

0.01%0.26%

精神发育迟滞

出生18

1%

学习障碍

依类型不同而变

2%10%

进食和习惯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

青春期晚期

1%3%

神经性厌食症

17

0.5%1.0%

排泄障碍

5

7%;女3%

言语障碍

27

0.8%1.0%

Tourette障碍

218

0.04%0.05%

分裂行为障碍

品行障碍

516

6%16%;女2%9%

对立违抗性障碍

出生8

2%16%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小学

3%5%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六位一体| 科室公告| 文章推送| 日常分享| 学习资料| 宣教必读|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