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高中生物试题(4-7章)
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一.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特定的 感受器从外界环境获得信息。来自外界的信息大致分为两类:即有 物理信息 和 化学信息 。感受器是一类 神经末梢 ,能 接受 信息 产生 兴奋。
二、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轴突 和
树突 、 细胞体三个部分,轴突、长树突以及套到外面的髓鞘,叫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 神经末梢 ,其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 兴奋 ,并且能把 兴奋传递到其他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 脑和 脊髓的灰质 里。
反射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指在 神经系统 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 非条件反射 和 条件反射 两类。两者的区别是 是否具有先天性 。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通常包括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五个部分。
2、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接受刺激前,膜外 + 电位﹑膜内 - 电位。
(2)接受刺激后,兴奋部位膜外 - 电位﹑膜内 + 电位。
(3)信息在神经元上以 生物电 的形式传导的,是 双 向传导的。
细胞间的传递: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通过 突触 传递的,该结构由 突触前膜 、 突触间隙 和 突触后膜组成,该结构内的 突触小泡 将 神经递质 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或 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末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树突 或 胞体 ,故其传导是 单向的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 激素调节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 神经调节 和 激素调节 ,其中 神经调节 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例: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D)
A.由于高温而出大汗 B.由于低温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
A.树突→轴突→细胞体 B.轴突→树突→细胞体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轴突→树突
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A)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C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
5.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6.下图为脊髓反射图,请根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数字):
①手指无意中碰到火。会迅速抽回手,这次反射活动依次经过的途径是:( 1 )感受器 →(2 )传入神经 →(3 ) 神经中枢 →(4 ) 传出神经 →( 5 〕效应器 。这五部分的总和就是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 结构 基础。
②图中“6”是脊髓的 灰质 ,它是 神经元细胞体 密集的部位。图中“7”是 白质 .是由 神经纤维 组成;如果“6”的部位遭到破坏.能否产生反射活动。 否
三、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与调节
一、人体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
激素的名称 |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
分泌失常的结果 |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
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 |
过多: 甲亢 ; 婴幼儿期过少: 呆小症 。 |
|
胰 岛 |
胰岛素 |
促进血糖合成 糖原,加速糖 分解 。 |
过多: 低血糖 ; 过少: 糖尿 。 |
|
胰高血糖素 |
加速肝糖元 分解,提高 血糖浓度 。 |
|
||
肾 上 腺 |
皮 质 部 |
多种肾上腺皮质激素 |
调节水﹑盐和糖的代谢 |
|
髓 质 部 |
肾上腺素 |
使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含量增加。 |
|
|
性 腺 |
睾 丸 |
雄性 激素 |
促进雄性 精巢 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 第二性征 。 |
不 育 症 |
卵 巢 |
雌性 激素 |
促进雌性卵巢 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 第二性征 。 |
不 育 症 |
|
脑垂体 |
生长激素 |
促进生长,调节 蛋白质 ﹑脂肪﹑ 糖 的代谢 |
年幼时过多: 巨人症 ; 年幼时过少: 侏儒症 ; 成年时过多:肢端肥大症 。 |
|
其他脑 垂体激素 |
调节相关的内分泌腺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如: 促甲状腺激素﹑ 等。 |
|
垂体具有 调节相关的内分泌腺 的作用。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 下丘脑 的支配的。
2、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相关激素间的关系
内分泌 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 传递,其作用具有 特异性 性和 高效性 性。
某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多种激素共同完成的。对于同一生理效应,有的相关激素表现为 拮抗,如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有的相关激素则表现为 协同,如 生长激素 和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
当体温升高,抑制下丘脑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为 负反馈 。
例:下图是某营养成分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据图回答:
(1)该营养成分极可能是____葡萄糖___,它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方式是_ 主动运输 __。
(2)AB段的生理活动可能是_吸收,BC段的生理活动可能是_糖原合成,DE段的生理原因是__肝糖原分解 _。
(3)与上述过程相关的激素调节涉及到的激素是____胰岛素 _________ 。
四.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
1.免疫是建立在 细胞识别 的基础上的。
2.免疫系统由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和 免疫分子 组成。
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先天性、无针对性 。第一道防线为 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为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分为 细胞免疫 和 体液免疫 。
4.免疫细胞包括 巨噬细胞 、 B淋巴细胞 和 T淋巴细胞 等。
五、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植物的向光性的产生原因
由于 光 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向光侧 的一面分布得少, 背光 的一面分布得多,因此,
相关 的一面细胞生长得慢, 背 的一面细胞生长得快。结果茎向生长得 慢 的一侧弯曲,即向
光 弯曲生长。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生长素又名 吲哚乙酸 ,生长素大多集中在 生长旺盛 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尖的 尖端 ﹑茎的 尖端 ﹑受精后的子房和 发育 的种子。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促进植物生长
生长素的作用往往具有 两重性 。一般来说, 合适 浓度下促进生长﹑ 超过合适 浓度下则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根﹑茎﹑芽中其敏感性为 根>茎>芽 。
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 顶芽优先生长 ,侧芽抑制生长 。原因是 顶芽 产生的生长素向 向下 运输,大量积累在 侧芽 部位,使 侧芽 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 切除顶芽 。
2、促进果实的发育
实验证明:果实发育是由于 发育的种子 里合成了大量 生长素 ,这种物质促进 子房 发育成果实。如果摘除发育着的果实中的种子,则果实的发育将会 停止 ;同理,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如 2,4-D ﹑ 萘乙酸 ),子房就能够发育成 果实 ,而且这种果实里 无种子 ,例如无子番茄﹑无子黄瓜等。
3、促进扦插枝条生 根
4、防止 落花落果
四、其他植物激素
除了生长素以外,植物激素还包括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乙烯 。乙烯的作用 果实催熟 ,赤霉素的作用 促进种子萌发 。
例:
1. 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A )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
A.①② B.②④ C.③① D.②③
2. 如右图所示,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燕麦胚芽鞘(已切去尖端)的不同位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是(D )
A.甲不生长、乙向右弯、丙向左弯
B.甲直立生长、乙向左弯、丙向右弯
C.甲不生长、乙向左弯、丙向右弯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弯、丙向左弯
3. 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D)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一、遗传信息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实验表明: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S菌 。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 病毒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细菌 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 蛋白质 构成的,在它的头部含有 DNA 。
实验过程如下: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 细菌 体内大量繁殖时,生物学家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蛋白质 并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 DNA 却进入细菌的体内。可见,T2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噬菌体 DNA的作用下完成的。该实验结果表明:在T2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 。
如果结合上述两实验过程,可以说明DNA是 遗传物质 。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所以说DNA是 主要 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
1、DNA分子的结构
1953年,美国科学家 沃森和英国科学家 克里克 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 。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 磷酸 、一分子 脱氧核糖和一分子 碱基 。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 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 鸟嘌呤 (G)和 胞嘧啶 (C),因此,脱氧核苷酸有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 胞嘧啶 脱氧核苷酸。很多个脱氧核苷酸 聚合 成为 多核苷酸链 。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双螺旋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T,C-G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 遗传信息 。若含有碱基2000个,则排列方式有 41000 种。
例. 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C )
A B C D
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特点:边 解旋 边 复制 , 半保留 复制
条件:模板 DNA两条链 、原料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酶、能量
意义: 遗传特性的相对稳定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例: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 〕 脱氧核苷酸 。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 鸟嘌呤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 多核苷酸链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 〕 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7 〕 氢键 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二、RNA分子
R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核糖核苷酸 。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 核糖 、一分子 磷酸 和一分子 碱基 。由于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 腺嘌呤 (A)、 尿嘧啶 (U)、 鸟嘌呤(G)和
胞嘧啶 (C),因此,核糖核苷酸有4种:腺嘌呤 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由于RNA没有碱基T( 胸腺嘧啶 ),而有U(尿嘧啶),因此, A-U 配对, C-G 配对。
RNA主要存在于 细胞质 中,通常是 单 链结构,我们所学的RNA有 mRNA 、 tRNA
、 rRNA 等类型。
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携带 遗传信息,并具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 性状 的基本单位。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1)转录
场所: 细胞核
模板: DNA一条链
原料: 核糖核苷酸
产物: mRNA
(2)翻译
场所: 核糖体
模板: mRNA
工具: tRNA
原料: 氨基酸
产物: 多肽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mRNA 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又决定了 氨基酸 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 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性状。
3、中心法则:
三、基因工程简介
一、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基因的化学浆糊—— DNA连接酶
(3)基因的运输工具一— 质粒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1) 获取目的基因
(2)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3) 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4) 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第七章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生殖和生命的延续
一、生殖的类型 生物的生殖可分为 无性生殖 和 有性生殖两大类。
1、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 分裂生殖 (例: 细菌、草履虫、眼虫 );
出芽生殖 (例: 水螅、酵母菌 ); 孢子生殖 (例: 真菌、苔藓 );
营养生殖 (例: 果树 )。
2、有性生殖
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 遗传信息 ,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丝分裂
一、有丝分裂
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 连续 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结束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结束 时为止,包括 分裂间 期和 分裂 期。
1、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时间 最长 的阶段。
2、分裂期
(1)前期
最明显的变化是 染色体明显 ,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 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同时, 核仁 解体, 核膜 消失,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
(2)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赤道 面上,清晰可见,便于观察。
(3)后期
每个 着丝粒 一分为二, 染色单体 随之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 ,在 纺锤丝 牵引下向
两极 运动。
(4)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 染色质,同时 纺锤体 消失, 核膜核仁 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 细胞核 ,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
植物 |
动物 |
纺锤体形成方式 |
纺锤丝 |
纺锤丝、中心体 |
细胞一分为二方式 |
细胞板分割 |
细胞膜内陷 |
意义 |
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6)填表:
|
间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DNA |
2n-4n |
4n |
4n |
4n |
2n |
染色体 |
2n |
2n |
2n |
4n |
2n |
染色单体 |
0-4n |
4n |
4n |
0 |
0 |
三.细胞周期
1.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写标号)。
(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 G2;中期 ;
(2)RNA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A ) G1期 ,DNA复制时期为( B ) S期 ,核仁、核膜消失的时期为( D ) 前期 ,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F ) 末期 。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连续增殖、暂不增殖、细胞分化 。
四.实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实验材料: 植物根尖
2.实验步骤: 解离(试剂: 20%HCl)、 漂洗 、染色(试剂: 龙胆紫 )、 压片 。
3.实验的观察部位是: 根尖生长点 。
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形态、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等的变化如下表:
|
染色体行 为 |
染色体数 |
染色单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DNA数 |
|
间期I |
复制 |
2n |
0-4n |
n |
2n-4n |
|
前期I |
联会、交叉、互换 |
2n |
4n |
n |
4n |
|
中期I |
同源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 |
2n |
4n |
n |
4n |
|
后期I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2n |
4n |
n |
4n |
|
末期I |
染色体数目减半 |
n |
2n |
0 |
2n |
|
间期II |
|
|||||
前期II |
染色体散乱分布 |
n |
2n |
0 |
2n |
|
中期II |
着丝粒排列于细胞中央 |
n |
2n |
0 |
2n |
|
后期II |
着丝粒分裂 |
2n |
0 |
0 |
2n |
|
末期II |
细胞一分为二 |
n |
0 |
0 |
n |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 |
有丝分裂 |
减数分裂 |
分裂细胞类型 |
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 |
精(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
细胞分裂次数 |
一次 |
二次 |
同源染色体行为 |
无联会,始终在一个细胞中 |
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彼此分离 |
子细胞数目 |
二个 |
雄为四个,雌为(1+3)个 |
子细胞类型 |
体细胞 |
成熟的生殖细胞 |
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 |
与亲代细胞相同 |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
子细胞间遗传物质 |
一般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一般两两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相同点 |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 |
|
意义 |
使生物亲代和子代细胞间维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维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 |
3. 精子的形成过程:
4.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5. 受精作用:
6.
7.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
8.据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方式判断细胞
9. 根据染色体数目判断:
假设某生物体细胞2n,若染色体数目为4n是有丝分裂,n为减数分裂。
例:
1. 下图是某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1)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B、D 。
(2)A细胞中有 8 个染色体, 8 个DNA分子, 0 个染色单体。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A、B、C 。
(4)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A、D 。
2.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分裂薄玻片标本,看到哪些现象是减数分裂细胞所特有的( B )
A.有纺锤体的出现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染色体的复制 D.分裂后期形成细胞板
3. 10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全部受精,则形成受精卵( A )
A.10个 B.5个 C.20个 D.40个
4.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B )
A.两条双链DNA分子 B.一条双链DNA分子
C.四条双链DNA分子 D. 一条单链DNA分子
5. 某生物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8个,,该生物体细胞有染色体( A )
A.18个 B.36个 C. 72个 D.9个
三.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全能性
细胞分化是指 同一 来源的细胞发生在 形态结构 、 生理功能 和蛋白质合成 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但科学研究证实,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完整生物体 的能力,即保持着 细胞全能性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 遗传信息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细胞全能性 ,过程可以简要归纳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 根茎叶分化 )
心身医学科护士 版权所有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QQ邮箱: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站点描述:本网站旨在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发布一些医学科普知识、心身医学科的日常,分享专科知识,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分为电脑和移动两个版本。感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关注。。。
我科网站:心身医学科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