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心的连接,爱与爱的守护,远离疾病与痛苦,科学提高适应能力,心身医学科与你在一起。。

六位一体

six in one

电 话:18372568578

手 机:13125066560

联系人:周护士

E_mail:2450148001@qq.com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

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文章推送 > 心身专科 >

心身专科

培养自主意识 塑造独立人格(九)

发布时间:2022/09/29 丨 文章来源:未知 丨 浏览次数:

第一节 培养自主意识 塑造独立人格1

    一、依赖阻碍我们前行

    (一)当代学生“依赖”现象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条——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孩子为了圆父母望子成龙的梦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这种形式的教育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一部分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乏自主意识,不能独立生存。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对家人有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老师为自己作决定,认为自己难以独立。一旦所依赖的条件失去,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迷茫、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学生的依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依赖父母

    据媒体报道,有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他没有向在场的老师或学生询问、求助,而是着急地跑到考场外打电话找父母帮忙。最后这位考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这样的考生独立能力太差了。

    这种依赖心理可能与父母过分照顾有关。对子女过度宠爱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为子女准备好一切所需的东西,这样就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这使得孩子头脑中没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赖父母。这位考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遇到任何问题都只能想到找父母解决,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更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这种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使他们没有养成自主、独立的观念和能力。

    2. 依赖朋友

    在学校中,离开了父母,依赖性强的学生就会把依赖对象转移到朋友、同学身上,他们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学生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和寄托。但是,朋友毕竟只是朋友,并非父母,他们不可能提供如同父母一样的百般关爱和满足,对朋友的过分依赖只会损害和朋友的关系。于是,那些依赖性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长久的朋友。这时,有些人会把依赖对象转到另外一个虚拟世界,那就是网络。

    3. 依赖网络

    网络是一个天使与魔鬼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我国自1995年开通互联网,至今发展速度极为惊人。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网络依赖行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网络依赖行为是指以网络为中介,以网络中储存的交互式经验、信息为依赖物所引起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经验、信息中不能自拔,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和社会、心理功能受损的行为。有研究者指出,网络依赖行为在精神、躯体和人格上都有具体的表现。

    在精神上,存在网络依赖行为的学生以上网为生活中最大的乐事,一接触网络,他们就感到精神恢复到了极佳状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浏览各类信息、无节制地玩游戏或聊天,需要不断地增加在网络上的时间才能感到满足;当不上网时就感到情绪不振、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老想着上网。

    在躯体上,饮食不规律或食欲不振,包括整餐未进,或者带着饭在电脑前进餐。不考虑个人清洁,生物钟紊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在人格上,网络依赖者社会疏离感增加,不参加集体活动。有明显的社交焦虑,网上侃侃而谈,网下一言不发,甚至伴有其他心理疾病,如情感障碍,抑郁等。

    (二) 依赖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心理学中有一种人格特征是依赖型人格。依赖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毫无主见、缺乏自主意识,顺从、求助、人际让步、对人际交往敏感、害怕否定评价、害怕被遗弃、低挫折忍受力、低自尊、嫉妒和不安全感等。

    人格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依赖是一种人格障碍,或与某些精神疾病、不良行为有密切关系。精神分析学派将依赖与人的无能联系在一起,认为依赖的出现是由于成人在早期经历中受到了某种形式的阻碍。弗洛伊德认为依赖是由于口腔期的挫折或过度满足导致了口腔期固着,而不能解决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如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冲突)。对象关系理论认为依赖特质与行为来源于对自我无能、无效和对他人有力、有效的表征,换句话讲,无助的自我概念是造成依赖的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霍尼曾指出,依赖型人格障碍有如下几个特点:深感自己软弱无能,有一种“我多么渺小可怜”的感觉,当需要自己拿主意时,就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更有吸引力,更有智慧、更聪明;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具有这种人格障碍者,从小自己的一切均由父母照顾和安排,从没有为自己的事情考虑过,也并不感到有什么不适。走向社会后,这种事事都依赖、顺从他人的心理,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日常事物中,总希望他人给予指导和帮助,不能独立作出抉择;与人交往时,因为不自信而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常常让自己依附于他人,人云亦云。这种依赖行为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碍着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下去,将会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造成障碍,时时处处被动、依赖、消极、等待,难以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立足于社会;对待正常的生活、工作会感到力不从心,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稍遇挫折易出现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

    在学生时代,一个人可以更深层地获得知识和生存技能,但是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依赖情结,会使一个个有充分潜能的学生不但成不了人才,反而会落入依赖的万丈深渊,不能自拔。学生应该把握青春这个黄金时期,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培养自己成熟、健全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别人的意见进行分析判断,取其精华,逐步完善自己,才能自我决定很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

 

 

第一节 培养自主意识 塑造独立人格2

    二、培养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

    相传,佛祖在传道途中因病去世。贴身弟子在他临终前请教:“吾师圆寂后,吾辈依靠什么生活?”佛祖笑道:“舍弃依赖心。”

    的确如此,只有舍弃依赖之心,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生长在参天大树下的树苗,因其依赖大树的庇荫而最终只能成为灌木,甚至死去。人亦如此,有些人经济不能独立,生活不能自理,工作不能自强,皆因一味依赖他人。须知,依赖只能滋长懒惰,束缚手脚,最终泯灭独立自强的勇气和毅力。还是清代书画大师郑板桥说得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当代学生也应该谨记。

    (一)心理学中的自主性

    从幼年到成年,可以看成是从依赖走向自主、独立的过程。自主、独立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面。自主性是指人们掌握或主宰自己命运的意识、意志和行动。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在于人的独立思维和自觉意识,正是这种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命运的独特性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自主性应是现代人的立人之本,是现代人格的必有内涵。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个人在完成独立需要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与他人原始的统一,与他人日益分离,这种日益分离的状态可能导致孤立无援,造成强烈的忧虑和不安。假如分离和个体化的每一步伴随相应的自我发展,那么个体的成长将会一帆风顺。但是,由于众多个人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自我成长受到了阻碍,这两种趋势之间的差距产生了不堪忍受的孤独和无权利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导致形成了一种心理机制,即逃避机制,从而会对周围的人或物产生依赖心理,逃避现实。

    心理学家迪斯和瑞安提出了自我决断理论。他们把自主定义为自我管理的自由,并认为自主是一种促进成长与适应功能的心理需要。他们认为自主会表现在个体调节行为的因果或动机定向的过程中。迪斯和瑞安确定了三种因果定向:自主的、控制的和非个人的。每一个定向所起的作用大小表明行为自我决断的程度。自主定向是自我决断的最高水平。

    罗杰斯认为人格的动力是自我实现的基本趋向。这种实现趋向使个体从单独的结构朝向更分化、更统合的状态发展,从依赖向着独立,从固定向着变化发展,使个体更复杂,更有独立性、创造性,更具责任感。

    (二)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自我管理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弗兰克尔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尽管在很多时候,外部环境支配着人,但是怎样对环境进行反应却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环境会改变人格处境,但在对环境的态度上,我们是自由的。正是这种对环境的自主权,赋予人以超越环境和命运的最终的自由。弗兰克尔曾说:“人并非具有脱离情境的自由,而是面对各种情境时,他有采取立场的自由,可以行使自由意志。”

    行使自由意志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由地选择。弗兰克尔坚信人有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取消的精神自由,不论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选择我们对于命运的反应方式和我们的生活道路。如果我们懂得建设性地运用自己的选择自由,我们就能促进自己的人格健康发展;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或作出破坏性的选择,我们就会妨碍人格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会发展为病态。第二,承担选择责任。行使自由意志不仅包括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包括一旦作出了选择,就要负责任地坚持下去。像坚信人有选择的自由一样,弗兰克尔也坚信人是一种能负责的动物,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时光,懂得以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生活,不怕挫折并与命运抗争。对此,弗兰克尔有句名言:“你要像你死而复生一样地过你现在的生活,而且你要像你曾有过一次重大过失而且现在还可能再有过失一样去生活。”弗兰克尔认为,如果我们这样去看眼前的生活,我们才能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与宝贵,才能够每时每刻都对自己的生命负担起重大的责任。

    弗兰克尔的“自由地选择”和“承担选择的责任”的观点对当代学生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当代学生缺乏的正是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意识。

    小寒高考报志愿时不知道自己报哪所学校好,就让父母帮自己做主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大学。到这所学校后,他无法接受新学校的一切,朝夕相处的伙伴换了,狭窄的校区,陌生的老师,周围的环境都改变了,他非常不喜欢这所学校,他感到非常孤独与无助。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要学会面对很多事情,在面临这些事情时,要学会不依赖他人,自主选择,也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小寒现在的状况是因为他过于依赖父母,没有自主选择的意识,他选择了让父母为自己做主,但是又对父母的选择不认可。而他现在同样面临选择:他可以选择沉沦下去,也可以选择勇敢地为自己负责,珍惜眼前的一切,快乐地学习。而希望小寒注意的是,进行选择之前,应该首先想到这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并有为这种后果负责的勇气。

    其实,只有自我选择、自我负责还不够,小寒要想在新学校快乐地学习,还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个人能动地对自身进行管理。当代学生需要学会独自面对和处理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而,如何确立目标,增强技能,如何支配时间等,就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怎样做到自我管理呢?有研究者总结了以下四点。

    目标管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达到,何时达到以及如何进行目标效果评价等。当然,目标应具有长期性,挑战性,例如:确立高考,四、六级英语考试,考研等目标。一个个目标的确立和完成,就构成了充实的生活。

    时间管理: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小时,玩游戏跟学习的效用是不等值的。请谨记一条:我们所做的,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并将时间的弹性拉到最大。以此为尺度,我们可以确定,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免得虚度光阴。

    技能管理:技能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学生阶段是在我们的一生中增长技能、积蓄能量的重要时期。技能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如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各类证书等;软件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技能往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我们要未雨绸缪,剖析毕业后自己何去何从,长处与短处何在,如何适应社会挑战,有意识地逐步提高相关技能。

    财务管理:美国哲学家兼诗人爱默生把金钱看成一项管理工作,或是对人的挑战,因为金钱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也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支配金钱,成为主宰它的主人。当代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更要树立金钱管理意识,建立帐目明细表,明确金钱的去向和投资方向。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要尽可能地把金钱用于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高上。

    在追求自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我选择、自我负责,更要强调自我管理。同时做好了这三个方面,你就会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人。相信小寒也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一节 培养自主意识 塑造独立人格3

    三、塑造独立人格

    培养自主意识,实行自我管理,最根本的是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舍弃依赖、自主独立、自我管理。

    (一) 独立人格

    谈起美国青年崇拜哪些人物,很多人联想到比尔;盖茨、施瓦辛格等等大亨、明星等,但是令人感动的是据一份调查显示,在一段时期内,美国青年同样津津乐道于发生在一个12岁孩子身上的故事。

    有一天,这个孩子独自一个在农场里操纵机械劳动,突然,由于机械故障,他被切去了双臂。飞来横祸没有吓垮他,他忍着剧痛跑回家,用牙咬开门,再咬起一个铅笔拨通电话求救。当医生赶来欲火速送其至医院抢救时,他镇静地对医生说:请把我的手臂也带上。由于机智勇敢,这个孩子没有失去生命。

    据这份调查显示,美国的青年崇拜这个“人物”的理由是他性格中的三个闪光点:一、勤劳;二、勇敢;三、独立。对待生活,这三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这种民族精神我们要代代传承,但对于当代学生而言,最基本的也是最迫切的是要学会独立,那些因抵触学校管理而自暴自弃,因不满周围老师、同学而郁郁寡欢,因经受不住挫折或打击而沉沦甚至轻生的做法,都不是大学生独立的体现。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怨天尤人,他们性格独立、成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独立意识不仅体现在生活细节上,也体现在对待危机与挫折时体现的生存意识中,是更高层次的独立。

    从现实事件中,我们能够体会独立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学研究中,也处处体现着独立人格的重要性。独立人格体现为个体依赖自身的需要、知觉、预见、经验、判断来进行反应或活动,而不受环境或其他人的影响。近些年,由于重视人的潜能研究,对健康人格、积极人格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一些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临床经验,运用心理测验、会晤等方法,对被认为具有高健康水平的人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健康人格模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自我实现者”模型。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类潜能运动的先驱者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人都满足了自己的自我实现需要,所有的能力都得到了运用,所有的潜能都得以实现。马斯洛从自我实现者身上归纳出14种特点:

    能充分地、准确地认识现实;

    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自然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纳;

    有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经常关注社会上的各种疑难问题;

    喜欢独处,有超俗的品质;

    独立自主;

    高品位的鉴赏能力;

    常有高峰体验;

    能建立持久的友谊;

    民主的价值观;

    较强的伦理关系;

    不带有敌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

    有创造性;

    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自我实现者”模型中,独立作为非常重要的一条标准单独提出,可见独立是健康人格的关键。有独立性的人不但善于行动,还善于思考,依照事物的合理性为行为依据。依赖型强的人做事往往不切实际地期待他人的帮助,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只有独立性较强的人才能具备创造性地处理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青少年独立特征的发展将成为他们走向社会、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

    (二) 独立人格包括哪些方面

    个体独立的过程是在摆脱依赖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在的自我力量,能够自我做主,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平衡。独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独立是个体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摆脱自己过去所依赖的人或环境,形成内在的自我力量,从而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任,并与环境或他人保持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已形成的独立意识又具有动力性,成为自我动机,从而推动自我的发展。

    当代学生独立人格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从大的维度上说可分为心理独立、经济独立、社会独立。

    心理独立: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按自己的意见、观点判断和分析问题。心理独立又可以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在认知维度中,以独立思考为中心内容,自我决断为另一个因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从认知上做到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情感维度中,以情绪的调节为中心内容,情绪的体验为另一个因素,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有意识地进行情绪调节,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意志维度中,以自我控制为中心内容,坚持性为另一个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要自我控制,自觉抵制不良习惯、不良风气的诱惑,在学习上具有坚持性。

    经济独立:在经济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具有自我谋生的能力。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讲,勤工助学是维持现实生活,而就业准备则是为未来生活作打算。因此,经济独立又可分为生存的独立意识与职业生涯的独立意识。

    社会独立:指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具有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三)塑造独立人格的途径

    人格品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逐渐形成的。如果培养独立的人格特质呢?

    当前,“怎么办?”“烦死了!”“郁闷!”成了不少学生的口头禅,这表现出部分青少年学生遇事缺乏主见、浮躁的不良心态。就目前相当一些学生的人格状况和心理成熟度来看,极有必要让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学会说三句话:“我能行!”“太好了!”“需要我的帮助吗?”这三句看似平常的话,反映了独立自主、自信自强、关爱仁义等重要而优秀的人格特质。

    1.学说“我能行!”

    敢于说“我能行”,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自觉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具有经受挫折的耐受力。“我能行”这种观念的内化,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自信、自强,从而更好地创造开拓。如果现在小事都不能行,怎能指望他们将来成就大事?

    2. 学说“太好了”

    遇到问题时,不是只是抱怨“烦死了”“郁闷”,或者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保持开朗的心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3. 学说“需要我的帮助吗?”

    青少年学生,从小到大都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帮助,而很少去关心别人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学说“需要我的帮助吗?”这句话,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如何帮助他人,培养其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可以使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关心他人的乐趣,逐渐建立独立意识,摆脱依赖心理。

    总而言之,当代青年学生追求卓越的人生,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而只有通过了解人格的内涵,掌握塑造独立人格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人格素质趋于完美,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六位一体| 科室公告| 文章推送| 日常分享| 学习资料| 宣教必读|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